隱於深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六章 幽怨的李蒙,三國新天子,隱於深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去探探,看看天子的軍隊到底要來攻哪處?”坐在河東縣衙當中的李蒙,整個人看起來就想一隻大號的螞蟻,還是那種趴在了熱鍋上的那種。他看著下面的哨探有心無力的樣子,氣得又恨恨地踹了他一腳:“還不趕快去!”

“將軍,這一上午,我們兄弟已經出去刺探了八回,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

“大膽!讓你去就趕緊去,哪來這麼多的廢話!”一旁的王方被這哨探氣得差點七竅生煙,猛地抽出腰間的佩刀虛空砍去:“現在不去刺探,等天子大軍一到,我們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哨探無奈,心裡想著的卻是就算漢朝大軍來了,他們只要投降不就好了?遠有董卓作亂後,天子只誅殺那些犯上作亂之人,連董卓親眷都未株連之事;近也有徐榮、張濟這兩部,在漢朝也混得順風順水的例子。

因此,整個李蒙的部曲上上下下,都沒有將這次朝廷發兵征討當做什麼大事兒。

但這哨探也只是心中想想,嘴上是萬萬不敢說出來的。因為他知道,自己頭上的這兩位將軍,可是一點都不想歸順朝廷。

自長安大亂之後,他們這支部曲就流落到了河東這一帶。河東什麼都沒有,但就是不缺大片的鹽池。在漢朝這個時代,鹽這東西比糧食可要精貴太多了,人可以三天不吃飯,可若是身體一直缺乏鹽分,那可是會真要了命的。

整個大漢朝乃至整個華夏曆史,自春秋管仲時期齊國實行鹽鐵**之後,國力便空前增強起來。甚至在孝武帝時期,老百姓們為了能夠吃上鹽,不惜冒著殺頭滅門的罪名,也要組成最早期的黑社會進行倒賣私鹽活動。由此可見,鹽的利潤在這個時代有多寶貴。

藉著河東大片的鹽池,李蒙和王方這半年餘可真過上了土皇帝一般的幸福生活。並且,手裡有兵、頭上還沒有什麼朝廷制度管著,那小生活真是不要太逍遙了。

可萬萬想不到的是,這樣的逍遙幸福生活只過了不足一年,兩人的日子就接連經歷了大喜和大悲這冰火兩重天的轉變。

先是汝南的袁術送來一箱箱的金銀珠寶,收買他們令其出兵關外。李蒙和王方對此自然一邊客氣地笑納,一邊大罵袁術冤大頭。在他們看來,袁術佔據汝南,縱然實力強橫卻也毫無辦法管轄得住他們。就算他們昧下這一箱箱的金銀珠寶,袁術也只能啞巴吃黃連。

即便真的出兵關外,那兩人也可以憑藉這西涼鐵騎的犀利,跟在袁術的大部隊後面打打秋風,實乃是一件幸福無比的事兒。

可就在他們準備著出兵的時候,卻突然聽聞天子親率大軍御駕親征!

這可一下嚇破了兩人的膽子。

李蒙和王方這兩人,在當初的董卓部曲當中,就屬於非常平庸的校尉。比起李傕、郭汜,他們二人沒有人家那般悍勇猛烈;就算比起張濟和樊稠,也差著一個檔次。

結果呢?

長安一役,李傕郭汜成了永遠不會開口的屍體。甚至,就在兩人死前,都想不通天子是怎樣一步步設計弄死他們的。

更不要說,兩人此時的部下雖然經過了幾次抓壯丁,但也不足兩萬人。其中,西涼鐵騎這些骨幹,更是不足五千人。

而這些天子率了多少人?

四萬大軍!

就算兩人腦子再笨,兩個人打一個,那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假若僅僅只是這樣,兩人也不必如此焦慮。畢竟二人也是馬上的戰將,打打殺殺、生生死死的事兒多少也有些覺悟。可最氣人的,是天子這次人未至,那一步步的設計就讓兩人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先是大軍出動打著征伐袁術的旗號,就令兩人擔憂會不會殃及池魚。而隨後,大軍至雒陽後,猛然調轉槍鋒、渡河北上,令他們真的開始措手不及。等李蒙王方兩人想著究竟是要戰要降的時候,天子大軍已然神兵天降一般渡過了黃河。

同時,天子一張詔令下達,盡數李蒙、王方杵逆朝廷、勾結逆臣十項大罪。瞧那等氣勢洶洶的模樣,完全不是讓他們主動投降的。反而像是他們不投降就打,就算投降也要幹上一仗一樣。

這時,李蒙、王方便已經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正團團轉著沒個主意時。總算聞聽天子大軍到了大陽這個地方的訊息,可隨後,便發現漢庭大軍連續三天又沒有一點動靜。

這一舉動,徹底讓李蒙、王方傻了眼。

大陽這個地方,其實一點都不特殊。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縣位於河東治所安邑和箕關的中央。而箕關這個地方,正是樊稠領兵駐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