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深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三章 真有來送死的,三國新天子,隱於深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對於一個人來說,從來是相對的。當初劉協在這未央宮中,被群狼環飼的日子過得當真度日如年,始終扳著指頭在數距離董卓被殺的日子還有多少天。但待他終於將關中一帶的地區收拾平展之後,卻覺得日子過得真的如流水一般嫻靜無聲卻飛快無比。
看著地上的積雪一點點消融,隨即再被破土而出的嫩綠禾苗鍍上一層淡青的顏色,劉協知道,他在這個時代又度過了一年。
回想起初平三年的種種,劉協仍覺得還歷歷在目。可脫下厚重的毛皮大衣走到長安大街上,看著繁華富庶的景象時,劉協卻又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過,此時對著冷壽光小心翼翼呈送上來、用黃綢子包裹的東西,以及看著對面伏壽那張似笑非笑的俏皮臉龐,劉協已對長安的日新月異無感了。因為,面前黃綢子裡的東西,可是滿朝文武信誓旦旦向劉協誇耀的祥瑞!
祥瑞啊!
這個名詞,劉協從來不陌生。在自然科學還不發達的古代社會,人們對於超越他們認知的事物,就會引經據典的根據事物的性狀進行評判,那些東西就莫名其妙地成了鴻運和災厄的預兆。
只是,對於面前這代表這鴻運的祥瑞,劉協真的實在哭笑不得。
在他看來,所謂祥瑞這種東西,怎麼也得是青龍、白虎、玄武、朱雀一類的神獸吧?就算整個大漢朝找不出一兩隻患了白化病的老虎,也得拿幾隻四不像說是麒麟吧?
然而,殘酷的現實告訴劉協,他還是將這個時代想得太玄幻了。
擺在他面前的這三樣事物,對於劉協來說,簡直太習以為常了,都沒有他那臺被貂蟬坑蒙拐去的山寨版土豪金手機更有科技含量。
因為,這三樣東西,就是一顆差不多跟人頭一樣大的紅薯,一顆黃澄澄跟金子似的土豆,以及一顆長滿比牙齒還整齊的玉米棒子!
這三樣劉協在前世都不想吃的口糧,哪裡有半點祥瑞的那種酷酷味道?!
不過,這話劉協可不敢在朝堂上說。因為他知道,不用自己開口,只要自己表現出一點不以為意的樣子,整個朝堂的文武就會用唾沫星子將他淹死!
按照滿朝文武的說法,這三樣好糧食,又頂飽,又抗餓,產量奇高,又不挑地,旱地就可種植。土豆和紅薯放地窖可儲存一年,玉米更是想放多久就放多久……並且,更重要的是,滿朝文武都信誓旦旦地說,這三樣口糧是普天之下難得的美味!
這樣的東西,不算是祥瑞,什麼還算是祥瑞?
仔細想想滿朝文武的理由,劉協也覺得自己絲毫沒有反駁的餘地。翻遍史書,歷朝歷代誰有過畝產五十石的糧食?這三樣祥瑞的出世,一舉解決了糧食不足的憂慮,甚至可能令整個大漢走上再無饑饉的輝煌時代。如此成就,就算是儒家嚮往不已的三皇五帝時代,又豈能做到?
對於祥瑞這種事兒,歷朝歷代的態度,都是既不否認也不推崇的平和態度。這其中自然免不了一些譁眾取寵的小丑式人物,但總得來說,深信儒家典籍的那些正直士大夫,對於這些鬼神之說還是嗤之以鼻的。
但惟獨今日不同。
誰心裡都清楚,拿別的東西當祥瑞會被真正計程車大夫看不起,被文人墨客唾罵。但拿這三樣東西當祥瑞,只會招來一片讚揚。畢竟,落後的農業社會,實在太讓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飽嘗苦頭了。
總的來說,對於今日朝堂發生這件貢獻祥瑞一事,劉協也只想秉承歷朝歷代的作法,給那些官員一點不鹹不淡獎勵罷了。但令他想不到的是,那些文武大臣在得知這三樣祥瑞的巨大能量後,竟然腦洞大開,一舉聯想到了漢室一統的大功業上面。
按照司空淳于嘉的說法,大漢有此天降祥瑞,乃漢朝中興的預兆。天子自可借這個名頭,兵不血刃地號令天下諸侯前來恭賀。以此飛石擊水試探之下,誰忠誰奸的面貌一試便現。屆時,漢朝天軍出動,借天之名行王霸之事,正乃古之明君的所為。
不得不說,在滿朝文武一片逸興遄飛的激烈上表下,劉協很是差點被這樣的提議蠱惑。幸好,朝有穩重之臣,才不會令天子行差踏錯——北軍屯騎校尉徐榮當即出列,以長安軍心不穩、統屬不一的理由,打斷了文臣們群議洶洶的進諫。
長安一役後,徐榮這位蒙受了不白之冤的漢朝名將,終於得到劉協的提拔,擔任了手握長安最精銳野戰部隊長官的職位。而這一次在朝堂上,劉協也萬分慶幸自己未埋沒這位名將。
徐榮說的不錯。
長安雖然富庶繁榮起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