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深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章 兩處密謀,三國新天子,隱於深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是這樣胡思亂想著,他便覺得腦袋開始昏昏沉起來,一不小心,腦袋一歪,他又睡了過去。
這一睡,小半個月就此過去。當然,並不是劉協一覺睡了那麼久,而是這小半月裡,他實在太安靜了。
禁中沒有他的訊息,外朝更沒有他的身影,所有人都知道劉協龍體抱恙正在修養,但當所有大臣看到劉協頭上那一圈圈裹得嚴嚴實實的紗布、再得知董卓在劉協身體抱恙前出沒過禁中後,所有人都很有默契地保持了沉默。只是,朝堂上那暗暗湧動的陰謀,卻因為劉協而變得更加湍急了起來。
長安城中,司徒府。
宵禁時辰未到,華燈初上,正是那些朝臣戰戰兢兢平安過完一天的時候。此時在正廳之內,僕役們正忙著打掃杯盤狼藉的宴會,幾張小桌上還剩著許多吃食,看起來客人們漫不經心,並沒太多食慾。
正廳後轉過一條走廊和一處小花園,幾名黑衣僕從在庭院裡或隱或現,再往裡便是當朝司徒王允的內宅。內宅之中,除了王允之外,還有幾個人。他們並沒有像平時議事一樣跪在茵毯上,而是不約而同地圍在王允身旁,表情頗為凝重。
今日是王允的壽辰,眾朝臣自來恭賀了一番。不過,其實只有在座人知曉,王允的生日根本不是今天。
王允今年五十四年,這個年代在漢代已經屬於步入晚年的人了。但王允之所以看來蒼老的緣故,不是他的歲數或頭上花白的顏色,而是他額上條條深如刀刻一般的皺紋,這些皺紋讓他看起來刻板而剛硬,而下塌的眼袋和佝僂的身體卻明確告之眾人,他很累。在與董卓虛以委蛇、鬥智鬥勇的日子,他稍一失神就是萬劫不復的局面。
“公業,你說得不錯,關東聯軍的確不是董卓的對手,他們竟然全盤解散回關東了。”王允痛苦地說道,事實上,討董聯軍早在四月份就解散了,但董卓隔絕關中,他們直到這個時候才得知這條訊息。
“現在,我們只能靠自己了。”席下一人同樣唉聲嘆氣,這人就是王允剛才提到的鄭泰,鄭公業。他是大漢的尚書郎,在關東聯軍與董卓交戰的時候就曾一針見血指出:張邈是個忠厚長者,坐在堂上,眼睛都不會東張西望;孔伷只會高談闊論,褒貶是非;這些人全無軍事才能。如果強來對陣,他們將各自儲存實力,以觀成敗,不肯同心合力,共進共退。而且關東地區太平的時間已很長,百姓不熟悉作戰,根本就不是董卓虎狼之師的對手。
“不,他們不能這樣!”一年輕人聞言十分激憤,高聲說道:“陛下被董卓欺凌,性命不保,如今連外朝都不敢出。我漢室江山傳承四百餘載,豈能就此被董卓那匹夫荼毒?!”
王允回頭看了他一眼,他明白這年輕人的激憤。這人名叫劉和,乃大漢侍中。不過,他還有一個身份,那便是當朝大司馬、幽州牧劉虞的兒子,正統的漢室皇親!
“哎,我等也不願如此看著大漢江山毀於一旦,可董卓兵威將兇,我等亦無可奈何啊……”王允愁眉苦臉說出這句,也不知是在安慰劉和,還是在自怨自艾。
劉和一時氣餒,亦毫無計策。可就在此時,堂下一聲音卻悠悠響起,令滿堂之人立時色變。
“諸公空再次嗟嘆,難道就能咒死董卓?我有一計,雖兇險萬分,卻可令諸公愁事皆休!”
王允急向聲音源頭望去,只見荀攸荀公達單手擎著一酒樽,黑白分明的眼中正迸發著一陣陣殺機。王允心中突然一動,想到了什麼,輕輕問道:“公達,你是說?……”
“不錯,正是刺殺董卓!”荀攸重重將酒樽一放,語氣冰冷回道。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