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八百六四章 安氏內遷,天唐錦繡,公子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法度,擅自出兵、罔顧君臣大義,念及安氏兩代之功,不忍以謀逆降罪,故而嚴令闔族內遷於盩厔縣,就近京畿、以為觀測,不使其自甘墮落、重蹈覆轍……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頭上由“涼國公”降下來的“番和郡公”,也並未褫奪,甚至就連“右驍衛大將軍”的職務也未曾罷免,看來是給他留著一個虛弦了,以便於空領一份俸祿,以彰顯陛下之寬宏。

安元壽覺得也還行,至於盩厔之地他並無太多瞭解,想著既然是京畿之地、京兆府下轄,總不會太差吧?

左右內遷關中也不是去享福的,好一點差一點無所謂,只能能安身立命就好,想要安氏再度興旺,不僅需要自身之努力,更需要時局之際遇,苛求不得……

旨意宣讀完畢,安元壽將一塊祖傳的玉佩送給這位內監,拉著其去了內室,奉茶之後,問道:“陛下寬宏,安氏上下感激涕零,只是不知我那兄弟安忠敬現在何處,是否一併隨同前往關中?”

他必須把安忠敬弄出來,問清楚到底發生何事,最重要是那些安氏累世積攢之錢帛去了何處?

沒有錢,內遷關中以後如何生存?

當真舉族上下面朝黃土背朝天,返璞歸真做一個耕讀傳家之地主?

內監道:“安忠敬被抓捕之罪名乃是‘意圖謀逆’,但現在陛下已經赦免安氏所有之罪責,安氏上下清白如水,安忠敬自然也已無罪。”

當然,安忠敬僅只是法理之上無罪而已,至於程咬金是否放人、何時放人,誰也沒法保證。

安元壽點點頭,又問:“卻不知陛下對於程咬金如何處置?”

內監道:“調任左武衛將軍、琅琊郡公牛進達為右驍衛大將軍,盧國公繼續坐鎮姑臧,配合武威郡推廣棉花種植。”

“嗯?”

安元壽先是一愣,繼而胸臆暢然、仰頭大笑:“哈哈哈……”

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他自然知道程咬金之所以針對安氏甚至不惜起兵猛攻,必然是受了陛下之暗示,只要懲戒安氏便可迴歸長安,現在程咬金一腔夢想化作泡影,還得老老實實留在河西……推廣棉花?實在是大快人心!

“陛下可曾有吩咐,安氏需在何時啟程?”

“安氏犯錯,予以懲戒乃應有之義,但安氏乃大族,族人成千上萬,若倉促成行必然人心慌亂導致一些不必要之折損,陛下寬宏仁德,豈能眼見此等人間慘劇?故而並未有明確之日期。但咱家斗膽說一句,還是儘早啟程為好,以免朝中御史彈劾攻訐,平生事端。”

“陛下寬仁,下臣感激涕零、悔不當初!今日便陸續遷往關中,下臣第一個啟程!”

安元壽雖然站錯隊、做錯選擇,但素來是個殺伐果斷的將才,既然事情已經不可逆轉,那就不能繼續留在河西戀棧不去,既不給予朝中御史彈劾攻訐之口實,更不讓陛下本就不滿的情緒加柴添火。

內監欣然道:“咱家自會據實回稟陛下。”

收了好處,在不扭曲事實的情況下,自然也給說幾句好話……

……

當天下午,安元壽便簡單收拾一下行李,帶著十幾個打前站的族人從番和城出發,奔赴長安。而番和城中則留下翟六娘以及幾個兒子,一邊安撫族人、一邊準備瑣事,待到年後再陸續啟程。

翟六孃的智謀、威望在安氏族人當中俱是不弱,足以擔當此重任。

只不過驟然離開生養之土地,內遷關中那等陌生之地,族中上下一片愁雲慘淡……

*****

甘州衙署內,溫暖如春、茶香氤氳。

裴行儉捧著茶杯立於輿圖之前,目光從紫山口、犛牛河、當拉山、閣川驛等處一路掠過,最終停留在邏些城,劍眉緊蹙、有些焦慮。

“大都護可是為論欽陵之長驅直入而擔憂?”

旁邊,蘇良嗣也捧著茶杯,小聲詢問。

裴行儉喝口茶水,頷首道:“冬日之高原你也見識了,大雪封山、道路湮沒,就算咱們全力補給也是寸步難行。此等情形之下,論欽陵卻不管不顧長驅直入,一頭扎進當拉山,兵鋒直指閣川驛,只需再進一步,邏些城近在咫尺……可到那時候,他也將進入死地,贊普的部隊會將他徹底圍死在閣川驛,皆是進無可進、退無可退,必死無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古代開特殊教育學院

尹木木

憶歸兮

醉雲煙

逍遙武神

窮得叮鐺響

有些故事就要發生了

蘇小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