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七章 高僧與牙婆,天唐錦繡,公子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陽公主被房俊摁在腿上,頓時便覺得那一隻溫熱的手掌像是一塊烙鐵一般,燙得她渾身一顫,一股似癢似麻的感覺從腿上升起,那裡的面板都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全身痠軟。

緊緊咬著唇兒,才把喉間那一絲呢喃生生忍住,眼眸飛快的瞥了房俊一眼,趕緊低下臻首,潔白的臉蛋兒早已飛上兩抹紅雲,霞生雙頰,倍添豔麗。

芳心兒卻是突突直跳,這個土包子、黑麵神,他究竟是不是故意的?

房俊也很尷尬,顧不得享受手心的滑膩緊緻,趕緊坐正身子,把手抽了回來……

旁人離得稍遠,加之角度的關係,併為有人發覺這一幕。

但諸人卻都被晉陽公主的親暱態度嚇了一跳,這位李二陛下的掌上明珠,到了席間便徑自撲到發覺懷裡,被房俊輕輕放在身側,然後就像個小大人一般,正襟危坐,小腰桿兒挺得筆直,儼然一副家教良好的名門閨秀模樣。

只是卻將高陽公主的任務接過手,不停的給房俊斟酒佈菜,卻又似一個貼身的小丫鬟……

在座諸人,除了李承乾與辯機之外,便是長孫衝都不免心頭泛酸,吃起飛醋來。這可是晉陽公主啊!大唐皇帝的掌上明珠,所受到的寵愛冠絕一眾皇子公主,怎麼就能跟房俊如此親近呢?而房俊你,怎就敢如此心安理得的享受晉陽公主的侍候?

高陽公主對於晉陽公主對房俊的親暱,早已見怪不怪,不以為意。

後來的三位公主殿下,卻暗暗吃驚。

尤其是長樂公主,對於兕子這個妹妹的性格,再也沒有比她這個長姐更清楚的了。

說好聽一些,這小丫頭是聰敏慧黠、心竅玲瓏,其實就是人小鬼大,別看當著大臣的面都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樣,知書達理、端莊大氣的,內裡卻極有主見,與任何人都天然保持著距離。

除了小九與父皇,長樂公主還從未見兕子在任何人面前顯得這個親暱無間,即便是她這個長姐都差了點兒……

李承乾卻沒有在意這個,在他看來,房俊這小子非但才華橫溢,兼且心智無雙,對自己似乎也有好感,當日驪山溪畔的那一番話,不僅僅是開啟了自己的心結,更猶如自己的指路明燈一般。

再說不久之後便是高陽的駙馬,那就真正的成為一家人,兕子與姐夫親暱一些,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麼?

在座之人他身份地位最高,便擺了擺手,笑道:“姑姑的提議甚好,有酒怎能無令?各位,咱們行個什麼酒令呢?”

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但是在最初的時候,飲酒行令卻是上層人士的特權。

酒令由來已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漢代有了“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即透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於西周時期的射禮,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

酒令成俗盛行,則於唐代計程車大夫間,普通平民是甚少行酒令的,不知是否有律令約束,只是從未見於典籍。

酒令在唐代詩文中酒令頻繁出現,飲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別風行,他們還常常賦詩撰文予以讚頌,白居易便曾詩曰:“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

太子殿下提議,不僅要表示贊同,還要積極的響應。

坐在褚遂良身邊的人大聲附和道:“美景當頭,花團錦簇,不若就行一個飛花令如何?”

房俊望去,但見這說話之人長著一張硬朗的國子臉、臥蠶眉,配合上他那魁梧的身量,很是有一份勁健奔騰的英武之氣,無奈此時的他卻是身著一襲繁花錦繡的儒士團衫,再配上如此一副好似沙場叫陣的豪邁嗓音,著實是有些不協調……

“此乃監察御史,蕭翼……”

耳畔響起輕柔的話語,房俊扭頭,卻見高陽公主正低著頭,紅唇微動,顯然知道房俊不識此人,為他介紹。

房俊微微點頭。

此時後至的三位公主也已落座,房陵公主坐到李承乾身邊,她比太子李承乾的輩分高一輩,也算是主客之一。

長樂公主做到長孫衝旁邊,長孫衝微微欠身,替她整理好錦墊,溫文爾雅細緻體貼,夫妻二人相視一笑,羨煞旁人。

清河公主卻是貼著高陽公主坐了。

褚遂良聞聽蕭翼之言,笑道:“蕭御史怕是未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古代開特殊教育學院

尹木木

憶歸兮

醉雲煙

逍遙武神

窮得叮鐺響

有些故事就要發生了

蘇小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