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飛車試乘
汀州十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6章 飛車試乘,系統:我在沙漠開客棧,汀州十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飛行器準備在本省本月投放試用這件事是提前定好的,張鹿笙已經跟林漁說過,只是他沒想到速度會這麼快。
是的,把林老闆硬控在原地的,就是因為他上交設計圖而生產復刻出的低配版“飛行器”。
當然,現在出現在所有人面前的版本不叫這個名字,看站臺上的名字叫公共飛車,在大家嘴裡的名字就變成了簡化版的“飛車”。
可能是因為要用作公共交通的關係,它的外形設計上並不如原版那麼流暢酷炫、未來感十足,而是綜合美觀和實用性、去掉了駕駛位,合理佈置了多個連排及靠窗座位,更像是一種沒有頂棚的空中公交車。
飛車基站整體形狀是一種極具未來感的橢圓形,像個開口朝上的橢圓半球,銀灰色的外壁弧線流暢簡潔,側邊靠近上車點的地方有幾級臺階,兩側有方便人上下的扶手。
可能是考慮到飛車到駕駛特性並不需要用輪子在地面行走,所以它和地面的接觸面積也很小,整個下半部分都是一個圓潤的蛋形,只在接觸地面的那一點有一個小平面,所以基站的面積也不是很大,就坐落在原本的公交車站旁邊。
乘客們有序排隊上車後,一層透明的護罩在飛車四周升起後又在最高點合攏,像個超大號的肥皂泡籠罩住所有人。
在保護罩閉合的剎那,外界嘈雜的車輛、人聲、喧譁聲都瞬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車內新鮮流動的空氣和柔和的音樂,彷彿瞬間置身雨後的森林草地旁,車內所有人幾乎同時深深吸了一口氣。
明明只有一層薄薄的幾乎看不見的東西存在,卻瞬間把裡外隔成了完完全全不同的2個世界,讓人歎為觀止。
有第一次乘坐的遊客好奇心起觸碰那層防護罩,手就好像陷入了某種柔韌的膠質裡。按一按qq彈彈、韌性很足的樣子,卻始終無法再朝外多伸出幾厘米。
等所有乘客落座後,廣播響起——
“尊敬的乘客們,大家好!歡迎乘坐編號x005路公共飛車,本次車輛開往[鶴鳴山大峽谷服務中心],請您注意行車方向,以免上錯車……請您在行車過程中繫好安全帶,下一站:[xxx小學]……”
飛車的播報格式與聲音和當地公交車上的播報如出一轍,但和公交車不一樣的地方是,這裡的座位和乘客是一一對應的,沒有站票。
面對新事物,大家還是很願意遵守規則的,於是都很自覺地根據語音提示把安全帶繫好。
車外沒趕上這一輛的、圍觀吃瓜的都能透過保護罩清清楚楚的看見這一切,只是聽不見聲音。
林漁一家也是如此。
但別人是互相討論拍照吃瓜,想趕緊排隊下一代輪體驗體驗,林老闆卻是有點兒驚喜、有點驚訝、順便還有那麼點兒隱晦的小自豪,扭頭跟自家爹媽小聲道:“耽擱了這一會兒,再去酒店就太忙叨了,咱們先去機場吧,去vip休息室休息一下,我路上跟你們說。”
“行,聽你安排。”
一家三口從小廣場掉頭,準備打車直奔機場。等車的功夫,林漁挑著部分能說的跟自家爸媽說了下,當然是簡化並修改了部分事實的版本。
只讓他們知道這新飛車的出現跟自己“有點兒”關係,研發之初貢獻了一份力量。
但老兩口仍然很高興,林媽興致勃勃:“真好!能在這種事上出力氣太有意義了,以後要是有機會也帶著我和你爸去參與參與,哪怕我們去當義工也行。”
已經開始期盼著自家兒子下次幹大事的樣子。
上了車,林漁在副駕跟司機說話,林爸林媽在後座拿著手機刷影片,頭湊在一起嘰嘰咕咕的討論著,時不時還來個點贊收藏轉發啥的,一家三口各有各的忙碌。
別懷疑林漁怎麼知道爹媽在幹啥的,他後腦勺沒長眼睛,是親耳聽見的……
林漁不知道別家爸媽或者老人是不是這樣,但他家的就是這樣——
玩兒一些電子產品比如手機平板之類的時候,進行什麼操作嘴上都會讀出來。
比如“誒,這個有意思,點個小紅心”、“這個人家是怎麼做的,面和的這麼稀還能成型,下次我也試試,收藏一下”或者“哈哈哈哈哈真有意思,發給小漁看看……”諸如此類的。
前頭兩位一個開車一個戴耳機刷手機,歲月靜好,後面兩個邊討論邊刷影片也挺熱鬧。
窗外景色快速掠過,在車內投下斑駁躍動的光影。
這個時間段不是新省的旅遊旺季,遊客來往比較少,市區內道路通暢也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