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 邊關雪(四),系統之權謀天下,壺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同是晉州與北魏肅州防線上的第一重鎮,從輿圖上瞧著遠不如朔雪關靠近北面。大同下屬共有十六的縣,當中昌平鎮與北魏毗鄰,被蒼龍嶺環抱著,農閒時候亦是有不少牧民來此交換物品,他們大多出身貧苦,但家中還是能養得起些許牛羊,越冬時節帶著織成的厚厚的羊毛毯子、草原上打得狼皮、狍子,往昌平縣換取越冬的糧食,來來往往便是許多年。
昌平縣的百姓已經習慣了跟北魏人打交道,是以縱然東秦與北魏邊關不寧,但昌平縣最起碼有三十多年沒有起過爭端,是以從沒有人想過那些笑呵呵得每年冬天都會到來的客人會突然下殺招。
昌平縣的縣令是先帝年間的秀才唐棣,屢試不第,便託人謀了官職,他做事穩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可真的見到烽煙燃起,這個年過百半的老人卻在第一時間選擇了禦敵!
可縣丞卻是夏侯氏的族人,在這個宗族遠遠大於律法的時代,他選擇了跟自己的家族站在同一條線。
然而事情暴露的速度超出他們的預想,聖人竟然相信了姬家的清白!接到劉豐傳信的那一刻,夏侯瑁果斷的下了決定,他命人收拾了行李、金銀,趁著夜色離開了大同,放棄了經營了幾十年的族地,甚至他想過向北魏獻城而贏取功勞,但他的妻子寧氏卻在當夜便投繯自盡了。
這個出身尋常的女子,連字也不識得,忠孝禮儀她也不懂,但她卻知曉夫君的行為令整個晉州都陷入了動盪,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喪命,心頭的愧疚讓她再也難面對自己的夫君,更不願苟活在世上。
夏侯瑁不是心軟的人,可自盡得是陪伴了他二十年風風雨雨的髮妻,甚至提起來她做的不過與這時間所有的女子一樣,相夫教子,可偏偏就是這個他決定了要攜手終老的女子因為他的野心離他而去,自此參商永隔、再無相見之日。
夏侯瑁說不清楚自己心裡頭是個怎麼樣的感受,但他最終放棄了將大同佈防直接告知北魏,只是匆匆忙忙帶著人走了。
北魏佔據了昌平縣之後一番常態並沒有選擇屠殺,他們將縣城中的百姓驅逐命軍隊帶著對方舉家遷徙往肅州走,而接手了昌平縣的則是太子拓跋傲手中的部分駐軍,人數大約有三千人,他們常年在肅州邊境活動,但不得不承認被群山環抱著的昌平鎮有著更適宜的氣候,至少昌平鎮的冬日顯得格外的暖和,他們在昌平鎮駐紮了快一個月,可這裡卻整日整日都是溫暖的冬陽,不說雪花,便是連雨水也格外少見。
這些習慣了冬日酷寒的郎君們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腳步,這幾乎是他們這麼多年來度過的最為悠閒而平和的日子。
姬凜帶著騎兵到達昌平縣的時候正是破曉時節,朝陽從東邊升起,青石砌成得城牆沐浴在陽光之下,透出幾分安寧來。
“攻城!”姬凜抬鞭一指。
昌平縣雖在邊塞,但城搶修建的並不高大,不過一丈有餘,隨著姬凜一身令下,眾人一眾兵紛紛下馬,快步往前,在城樓之上搭起來了人梯,而另一眾士兵站在不遠處搭弓瞄準城樓做掩護。
北魏建國與東秦齊平,但常年在牧場上生活,他們對守城的確不是十分在行,且北魏對自己的軍士十分信任,他們並不認為有人能突破太子的防線調頭來對付昌平縣,須知曉,便是連大同守將亦是對他們無法,只能閉門守城而不敢主動進攻。是以領軍的將領這幾日剛好帶著人馬出去掃蕩周圍的村落、恰巧不在昌平鎮中,只剩下五百餘人守城。
姬凜的時間選的太巧,這些尚在睡夢中的青年還來不起喚起甲冑,便在睡夢中喪失了性命。
奪下昌平鎮之後,姬凜並沒有放任眾人休息,反而是命人將旌旗盡皆隱匿,將士們按各教頭為首分屬五班,備守城鋪,輪次休息,若是有北魏兵馬過來,皆盡放入城來,再關閉城門,放箭射殺。
果不其然,他們等候了約莫一個時辰,便遠遠瞧著一大隊人馬過來,走近了一看,卻見旌旗不整,衣甲不全,一個個身上都掛著傷,連那杏黃色的帥旗都教煙火燻黑了大半,委實狼狽。
卻原來張朗一等姬凜吩咐,便如打了雞血一般,帶著兵馬殺下去,北魏騎兵原本這幾日便教姬杉的計策吵得不安穩,好不容易雙方爭鬥了一宿,他們才得一日空閒,卻不料東秦的兵馬竟是連歇息也不需要,匆促見應戰,便有不少軍士連甲冑都沒有穿全。
可北魏軍士到底悍勇,伸手提著馬刀便朝著馬匹前腿砍過來,禁軍有那些許經驗不足得,便被砍斷了馬匹雙腿從馬背上衝下去摔在地上,不得已與對方陷入肉搏。
張朗最初還記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