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88|211,寵後撩人,槿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就是威遠侯世子夫人了,怎麼嬌養不成。”
不過兩日就那麼多訊息,挽夏消化了會,才好笑睨著一臉羨慕的密友道:“也許明日鄭夫人就給你尋門更好的了。”
“啊,希望吧,那樣我就能氣死鄭漪瀾了。”
有人一點兒也不害臊,挽夏被逗得直笑,兩人笑鬧一會,閔雯依便要告辭:“近來邊疆似乎不太平,你那七皇叔也被調到前線去了,我聽爹爹說鄭漪瀾父親也似乎要帶兵到前線去。我爹爹這兩日在家侯著訊息,也不知道會不會一道,我這先走了啊,省得他回頭又訓我。”說著,她還很不客氣找顧媽媽將糕點打包些,要帶回去給鄭夫人償償。
挽夏身邊伺候的都習慣了她不把自己當外人的樣子,笑著下去給準備。
將人送走,挽夏這才細細琢磨起來。
鄭同知與閔僉事多半是鎮守在北平,鄭同知前去支援還能理解,閔僉事離開了,那北平都司府誰管事?
而鄭家與威遠侯結親,威遠侯與沈滄鈺慣來不對付的,這便是站在對立面上了。鄭同知也去前線,沈滄鈺要應對的人又多一個,她想想就有些心緒不寧。
次日,便到了凌昊前往遼東的日子。
挽夏比以往都起得早,然後侯在正院外等穿上甲冑的父親。
比以往都顯得沉重的腳步聲傳了出來,挽夏回身看去,那將要領千軍萬馬的大將軍正穩步前來。她朝他福身,“女兒預祝爹爹大捷。”
蘇氏立在凌昊身邊,紅角有些紅,伸手又幫他正了正盔帽。
凌昊看著妻女道:“莫不是你們都打算不送我出城?”說著更是不滿的掃過女兒。
挽夏怔了怔,旋即悟過味來,捂了嘴吃吃地笑。沉重的氣氛瞬間都不見了。
她爹爹這是在和沈滄鈺較勁嗎?
“女兒倒想一直將爹爹送到遼東去,若不爹爹帶著女兒一起吧,女兒可未去過遼東呢。”
凌昊神色果然緩了許多,“胡鬧,那地方如今哪是你能去的,好生在家待著照顧好你孃親。”
挽夏上前挽了他的手,“那等爹爹揚我國威,叫敵國再不敢進犯時,爹爹再帶女兒去。”
蘇氏抹了抹眼角,囑咐道:“燁兒沒有回來,你記得提醒他多注意些,刀劍無眼,不可莽撞。”
“你們都安心吧。”凌昊抬手摸了摸女兒的發,又牽了妻子的手,在她手背輕拍安撫她。
蘇氏紅著臉,卻也捨不得抽手,三人便那麼一人挽著,一人牽著,直到垂花門。
再度登上城樓,挽夏心中百感交集,默默祈禱父親兄長平安歸來。
北邊陷入緊張的戰事中,應天府倒是氣氛寧和,一派盛世光景。
稱病許久的張皇后廣發貼子,要舉辦牡丹宴,有訊息傳出是要為皇帝納妃嬪,也有的說是皇帝有意甄選太子妃。
大家卻都認為為太子選正妃較為可能。畢竟太子近兩年無所出,淑女、選待都福薄未能留住胎兒,太子先前再是放話說誰先誕下皇長孫便立誰為妃,可也經不住這麼長時間的磋磨。
何況朝臣也曾勸諫要太子充盈後院,早日誕下皇長孫。
不管如何,應天府的各世家也都紛紛摩拳擦掌,皇帝納妃也好,太子選妃亦好,那都是他們府上極可能出位飛上枝頭的鳳凰,自當是嚴陣以待。
在牡丹宴正熱熱鬧鬧要舉辦之際,左相突然致仕,右相擔任左相之職,而新上任的右相是兩年前立下治洪大功的邵尚書。朝中抵住突然更換,打得朝臣措手不及,雖是意外,卻又清楚這是情理之中。而一時間,新任右相的邵家姑娘們都被眾人暗中打聽,眾人紛紛猜測這太子妃會不會從新任馮左相家或是邵右相家選出,皆認為這種敏感時候的人員變更是一項暗示。
身為浪尖上的太子沈彥勳每日都很平靜,皇帝不出席早朝時,他便監國聽政,與左右相一同商議各項事宜。這兩年,他亦做出不少政績,甚得朝中眾臣的心,且又是一派溫和的作風,眾人對他便也多恭敬幾分。
這日議朝後,太子依舊和平時一般,先送了皇帝回宮。看著皇帝一回宮後就急急召了道人來談道論仙,他心中冷笑著告退,內侍見他退出來,上前與他稟報:“殿下,馮御史已在東宮侯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