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章分別(修),宋淵歡之,柒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歡經過聽了一耳朵。
雖然她不怎麼迷信,可她就是莫名心下不安。
這種不安其實八月份就有了。
經過米鋪看著上面的價格從原來的六文一斤變成了十文一斤的時候,她約莫有了猜測。
八月初的時候,那會兒她們還沒搬出來。
大榕樹村的大家夥兒正在地裡熱火朝天的割稻子。
這時,村裡突然來了幾個人,身穿布衣,雖然不見得多富裕,但也沒到需要縫補丁的地步。
身高體壯,言行舉止也不見膽小怯懦。
這當然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幫人來買糧。
對,收稻賣稻很正常,但是,他們以比往年高出兩文錢的價格收稻,這就很不正常了。
都是風調雨順的時候,已經連著好幾年二文一斤的價格收糧,怎麼今年就漲兩文了?
都比上鎮裡賣白米的價格了。
來收稻的人還不是本地人,那一口濃重的鄉音一聽就能分辨出來。
大傢伙都不是蠢人,這其中肯定有問題。
果不其然,時隔三月終於出現了。
宋歡來了三年,糧價的波動基本沒有,只有因為地方消費水平和品質的差異而出現略有不同,且差距也不會太大。
就像太平鎮是四文一斤,縣裡是六文一斤,這其中的價格差異其實只是品質不同。
鎮上的白米,裡面是舂米後直接篩出來的,會有碎米和零星的稻殼。
鎮裡就不一樣了,都是白米且完整,沒有那種殘次的碎米。
這兩者不可放在一起比較,因為壓根就不是一個層次。
米鋪裡,一摞摞米袋子,每個分類的價格板上都有了變化,基本都漲了幾文。
宋歡這些年都會有囤糧的習慣,但是囤糧她也不會一次性囤完,米容易生蟲,放八角雖然能延遲,但總會有一些沒儲存好。
宋歡今天也是準備來買糧,就發現了其中的變化。
宋歡原來打算只買二十斤的計劃要有變動了。
按照自己和阿弟的用量,每個月大致三十斤。
除了早上會吃粥,其他時候基本都是吃白米飯了。
之前囤下來的還有大約九十斤左右。
如果真如她所設想的那般情況的話,最起碼家裡的糧食得囤到明年的八月份,也就是再一次秋收的時候才能得以保證不被餓死。
九十斤也就夠他和阿弟再吃三個月,也才到明年的一月份。
而且她還得多加上一人份,傅淵之那裡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她得提前備好。
俗話說得好,手裡糧多,心裡不慌。
宋歡大致估算了一下,身上沒帶那麼多銀子,轉頭回了家拿了十兩銀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