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莫負眾望
豐澤芳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章莫負眾望,末世老祖宗重生後颯爆了!,豐澤芳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大人看向城外被叛軍裹挾的百姓,由此可見,叛軍一路南下,所經之處百姓全都遭了殃。
百姓遭殃,他們的物資被叛軍所獲,這就是叛軍糧草的來源。
這也是朝廷官兵和叛軍的區別。
朝廷官兵沒有了糧草只能向官府討要,而叛軍沒什麼顧慮,沒了糧草直接當地募集。
叛軍在城外其實機動性比他們守城的好。
守城只能守著城內的糧草消耗,而叛軍圍城的同時,缺了糧草可以向周邊縣城搜刮,糧草有源源不斷的補充,到最後,誰耗死誰還真不一定!
行宮內,新皇怒視著站在下面的群臣。
他的身形消瘦的厲害,如果不是裹著大氅,身形跟紙片人沒多大差別。
由此可見,皇帝也是高危職業!
“叛軍已圍城,眾卿可有對敵良策?”
看著下面群臣靜默,新皇怒吼:“怎麼,你們啞巴了!平時你們那張嘴不是很能說?”
見皇帝情緒激動,左僕射被逼無奈,只能出列躬身行禮:“皇上,如今已被圍困,目前我們能做的事就是調集所有兵力守城,儘量拖延時間,等待其他州府的兵馬來救援。”
新皇頷首,心裡只能祈禱,援軍早日到來:“接下來的日子全城戒嚴,讓守城將士加強戒備,執金吾加強巡察,但凡行跡可疑者,不管是何等身份,全都給朕抓起來,扔進刑部大牢!”
“是!”
左僕射躬身領命,同時心裡鬆了口氣,還好今日皇帝沒有發瘋。
大殿內氣氛一時凝滯,就如大家的心情一樣,格外沉重。
風雨欲來,何處何從?
這種氛圍新皇非常不喜歡,他緊蹙眉頭:“再傳朕的旨意,讓幽州兵馬、冀州兵馬合圍打援,從北面攻打兗州和青州,直搗叛軍的後方。同時讓徐州兵馬從側翼攻打豫州,分散一部分叛軍的兵力,減少建康的壓力!”
可以說新皇的這份策略非常給力,若上述三州兵馬真按旨意行事,叛軍後院起火,還真的不敢在建康逗留太久,以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
“皇上,是否再傳一道旨意催促荊州刺史袁如江,讓荊州的兵馬馳援揚州?”
左僕射想到坐擁天下糧倉的荊州袁如江,就不想他的日子過得太悠閒,於是便向皇帝提議。
其實最快最有效能馳援揚州,解救建康的只有荊州兵馬和徐州兵馬。
既然徐州兵馬要從側翼騷擾叛軍,那麼,作為坐擁魚米之鄉的袁如江怎能空閒?
新皇非常贊同他的提議:“傳旨荊州刺史袁如江,著他領兵,兵分兩路,一路北上攻打豫州,拖住後續叛軍的步伐,一路急行軍南下揚州,解建康之困。”
左僕射聽了旨意,嘴角不由的抽了抽,皇帝比他還狠,他只是不想袁如江太悠閒,給他找點事找。
而皇帝卻是要袁如江的命根子,荊州幾萬兵馬對上叛軍三十萬兵有多少勝算?
縱然三十萬太水,直接減半十五萬大差不差。
幾萬對上十幾萬,這不是給人送菜麼?
荊州兵馬受到損失就等於要了袁如江的老命,畢竟王朝末年手上有兵有糧才是生存王道。
建康被圍困第七日,荊州刺史袁如江收到皇帝的旨意。
收到皇帝的旨意,他沒有左僕射想象的暴跳如雷,而是平靜的將旨意遞給手上的幾位幕僚檢視。
“諸位對此有什麼看法?”
幕僚看完又轉給了幾位將領。
“沒想到一年即將過完,還能收到皇帝的旨意,他就沒有想過這份旨意會耽擱我們大家吃團圓飯麼?”
看完旨意第一個開口的是袁如江麾下的一員猛將,主管汝南地方軍務的參將,袁明憲!
謙王當初路過荊州時,就是他負責一路護送,夏婧對他印象不錯,只是遺憾他效忠的袁如江。
袁如江聽了他的話,笑罵道:“你個吃貨,如今我們談的是正經事。”
袁明憲微微勾唇,不以為意的說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吃飯就是人生中的大事,年三十吃團圓飯更是重中之重。”
至於皇帝,管他是生是死呢?
其實死了更好。
死了,他們這些領兵將領才有用武之地,群雄爭霸,正是他們展現男兒本色的時候。
其他人都被他這理所當然的話弄得無語,理是這個理,但你用得著宣之於口嗎?
“如果按皇上的旨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