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光復遼東
豐澤芳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章光復遼東,末世老祖宗重生後颯爆了!,豐澤芳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大禹的重兵都屯在北方長城沿線,他們時常犯邊,如今北方算是平定了,那麼也到了該抽出兵力解決一下安南的問題了。
“皇上,窮兵黷武不可取,如今天下平定,北面東面都初定,正是該用心將這大禹治理的更好的時刻,朝廷怎可又向安南發動戰爭?”
李景福聽了這唯一敢反駁的聲音,循聲望去,看向敢硬剛他的老御史,“正因為天下承平,我們更應該趁著大好的局面,將大禹周邊的不安定因素都解決了,這樣豈不是更好!”
“領兵打仗,最耗糧草,大禹如今要恢復收復之地百姓的生產生活,更耗費錢糧。而國庫的錢糧”
李景福不等老御史說下去,便打斷他,說道:“正因為國庫空虛,我們更應該趁機解決安南的問題,你可知安南有鐵礦和金銀礦?而且儲存量還不少,如此,你還覺得出徵安南國庫空虛是問題嗎?”
老御史:“”
皇帝這說話大喘氣的,安南有礦產你怎麼不早說,弄得他站出來如小丑一樣讓大家看戲了。
苑騫看了眼社死的老御史,對皇帝說起了另一件事情,“皇上,如今大禹的疆域擴大,想來派往各地的官員急劇增加。且大禹已經斷了幾屆科舉了,今年是不是該開恩科,選拔人才?”
李景福對實意為大禹辦實事的官員態度不錯,聽了苑騫的提議,他頷首:“科舉之事事關重大,為國選拔人才,人品能力最重要,今年的科舉就由你來主持。”
接下來開疆拓土,派遣去治理的官員若儲備不足,將會嚴重影響到軍隊開疆拓土的進度,以及朝廷對當地的統治。
“皇上所言甚是,依微臣估計,科舉之時,京城將會迎來眾多各地學子,屆時,京城的治安以及接待能力都有待考驗,微臣希望五城兵馬司能鼎力相助!”
五城兵馬司總督站了出來,“這是臣職責所在,就算你左僕射不說,對於京城治安各方面的問題,我們也會積極配合。”
“好,你們各衙門能通力合作,朕心甚慰。”
李景福笑眯眯地看著底下的朝臣們,如今的朝堂,重用的官員基本上是他和夏婧提拔上來的,其他官員官僚主義甚濃,用得非常不順手。
其實說來,最順手的還是嶺南帶出來的官員。
個個是狠人,譬如如今出征在外的沙玉梁等人,在京的龍玉田等人,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打起仗來敵人都聞風喪膽,落荒而逃。
——
再說遠在荊州的袁如江,在皇帝的旨意送出京城之時,他已經透過朝中好友知道了皇帝的旨意。
說實話,讓他放棄荊州,放棄到手的兵權,他是滿心不捨,荊州的繁華說明他為一方父母官,治理地方能力不錯。
荊州的兵馬實力更證明他文武雙全,上馬殺敵能護一方百姓,下馬執筆能治理一方州府。
但做京官更是每個官員心之所向,何況是掌管六部之一的戶部,袁如江一時陷入了糾結之中。
只是天下局勢的變化沒讓他糾結多久,當遼東光復的訊息傳來,等於老天幫他做了決定。
朝廷有能力光復遼東,想來北狄以及周邊小國更不稍說。
而他只是一州刺史,雖手中握有兵權,兵力到底是弱了點,不可能能和朝廷兵力所抗衡。
“大人,可想清楚了?”幕僚問。
袁如江放下遼東光復的捷報,嘆了口氣:“想清楚了,這些年一直窩在荊州,是該換個地方了。”
幕僚聽了只是點了點頭:“如果大人準備進京,那麼這邊的事情也就該做些安排,免得到時收到旨意時急裡忙慌的。”(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