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借雞生蛋
豐澤芳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章借雞生蛋,末世老祖宗重生後颯爆了!,豐澤芳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招標的公路按段修建,夏婧非常重視京城到並州的驛道。
在幾個施工隊的努力下,很快就投入了使用。
對此,經常走這條的商人是非常期待的。
並州和京畿是相鄰,從南走到北也有幾百路,如果按平時的速度趕路,馬車起碼得一個月的時間,即使快馬回鞭也要半月之久。
且在外行走,不可能是空著馬車,總要拉一些貨物或坐人。如此走個幾十裡地就需要休息一陣。
天晴和雨天的差別更大,天晴路面乾爽還好點,要是遇上下雨天或雨後路面還沒有乾透,馬車陷進泥坑裡是常事。
加上古代的馬車要麼是木輪,要麼是鐵皮包著木輪,沒有減震裝置,在如此坑坑窪窪的路面行駛,真的很考驗人的忍受力。
遠行一次,可能至少半年是沒人想坐馬車了,實在顛得屁股受不了。
可見古代交通,水泥路何其重要。
京城通往並州的水泥路就成這一帶商人關注的重點。
水泥路平坦,如果按這個路段行駛,京城到並州路上所耗費的時間至少縮短一半。
在水泥路全面修通的那一天,很多通往並州方向的商人旅人都選擇這一天出行。
由此,這一天的馬車商隊尤其的多,進入京並公路的路口還有衙役指揮交通,衙役提醒趕車的車伕,去右來左,大家都按規矩行車,四個車道,來往的方向不能搞混了,要不然容易堵車或出車禍。
車伕們得到衙役的提醒,倒是都老實的按交通規則行駛。
出京的馬車行駛在右邊兩條車道上,行人走在最靠右的人行道上,馬車和行人井然有序。
姬經明撩開車簾看到這一幕,感慨道:“還真別說,水泥公路還真是平整,走在上面也穩當平穩,沒有顛簸,身體也再不用受罪了。而且,大家都朝一個方向跑,這樣也避免了避讓車輛而耽擱趕路時間。”
跪坐一旁的小廝,給他倒了杯茶,“可不是,路面平整,即使馬車加快了速度,這茶水也不會濺出來,真穩當。”
姬經明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平常入口有點苦的茶,今日喝起來卻覺得回甘,“水泥公路能讓京城到並州縮短一半的時間,如果全國都鋪設了水泥公路,你說南來北往的貨物是不是更流通了?”
小廝豎起了大拇指:“那是當然,爺,小的雖然不懂的大道理,但這水泥公路修建好了,絕對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大工程!”
姬經明忍俊不禁,“連你都說好,那肯定是好了。”
“一條可以風雨無阻的公路,沒有人敢說不好!”
姬經明聽了小廝的話,深以為然。
小廝看了眼窗外,微微蹙起了眉頭:“爺,您說路先生會願意跟您來京城,為朝廷效力嗎?”
這次姬經明被皇后所辦的工廠所折服,如果皇后的工學院建好,他願意去那兒教書。並且腦袋一熱,向皇后推薦了自己的好友。
而他的這位好友,熱衷於製造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但唯一的缺點也是優點就是不喜歡社交,更不喜歡管世俗的雜事。
家裡的事基本都是他的妻子負責,他只管醉心於製造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當然,他能醉心自己的愛好,肯定是家裡不缺錢,家境殷實。
“不一定!”姬經明抿了下唇道:“若是以前的大禹,他肯定不會想來京城蹚這趟渾水,但是如今的大禹欣欣向榮,且又有更稀奇的機械讓他去琢磨製造,除非他是傻子才不會跟我回京城!”
這話說的是相當自信。
小廝覺得有點懸,他看向窗外,注意到公路對面的沙石路上鋪著木頭。
他轉過頭,問道:“爺,這所謂的鐵路還要多久才會通車?”
姬經明伸長脖子看向窗外,“京城這段已經修好,不知外面的修得怎樣,等修好應該就會通車。”
小廝想象不出火車的樣子,“聽說這火車是不用馬拉就能自己跑的車,而且速度還不慢,您說這個內燃機怎麼這麼厲害,隨便安在哪個地方都能運轉。要是安在馬車上,是不是馬車不用馬也能在公路上跑?”
姬經明抬手就在他後腦勺上拍了一下,“如果不是馬拉馬車,那還叫馬車嗎?”
稍沉吟一會兒,他又說道:“不過,你提供的這個思路不錯,回去後我跟皇后娘娘提一嘴,看她的工匠們有沒有這方面的能人,能將內燃機用於馬車上。”
主僕倆是見識過內燃機的人,所以對火車雖然好奇,但心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