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規劃
豐澤芳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章規劃,末世老祖宗重生後颯爆了!,豐澤芳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韋東將這一條記了下來。
夏婧想了想覺得單靠官府修建速度太慢,說道:“這個月的邸報你增加一條公告,就是京城至嶺南的公路,也就是水泥路,分段招標,大禹只要有實力的建築隊都可以來投標。”
“分段招標?”這個新名詞弄得韋東一愣。
夏婧解釋道:“就是將這條公路分段承包出去,且承包商必須要有一定的實力,為了避免實力不濟的建築隊承包,我們便舉辦個招標會,從中篩選出有實力的承包商。”
如此簡單的解釋一遍,韋東懂了並將事情記錄下來。
夏婧看著韋東的工作態度,非常滿意,便詢問起京畿地區百姓返鄉的情況。
韋東抬起頭,京城需要向夏婧彙報的事情,他都做了記錄,“目前返回來的百姓有四成左右,但從官府重新購買住宅和鋪子的百姓只有兩成,且這兩成裡面大多數是豪商和一些小富之家,真正的勳貴和世家目前回購的人極少數。”
夏婧聽了他的話嗤笑一聲:“看來他們還在觀望,奢望我會向他們妥協。”
說著,她又問:“建康那邊最近是不是有動靜?可有為難你們?”
“這”韋東微頓,猶豫了一會兒將建康來的旨意遞給了夏婧。
所謂建康來的旨意,不過是李景福寫給韋東的一封信。
信上大致的意思是李景福在建康徵兵十萬,準備訓練好就遣去青州兗州平叛。
然而,計劃再好,李景福沒銀子,徵兵十萬,朝臣反對,國庫空虛,他就將主意打到了韋東身上。
夏婧看完信,將其放在一邊的案桌上,面上看不出喜怒,“你們這位皇上啊,是想趁我不在京畿,從你身上刮下血肉下來啊!”
韋東面露難色,“娘娘,您看這事怎麼回覆?雖然京畿地區今年豐收在望,但是官府賬面上也沒有多少銀子啊,且許多基礎設施都要置辦,賬面上的銀子微臣都恨不能一文掰成兩文花。”
夏婧微微皺起了眉頭,看向丁大強。
丁大強站起身來,將早準備好的賬本放在了案桌上,“近一年來,京畿地區的各項收入支出都在這裡,請娘娘您過目。”
夏婧翻開賬本瀏覽一遍總賬,心裡基本有了底,“京畿地區的鋪子開起來,基本能維持皇宮和鋪子的正常運轉,至於京畿地區的產業回購款,這裡我另有用處,如此說來,我的私庫也不湊手。”
丁大強知道京畿地區回購款有一大筆銀子,這筆銀足夠抵消大禹朝廷國庫十年的收入,他弄不明白,如此一大筆銀子夏婧準備用在什麼地方?
作為屬下,他自然不好開口過問,只能保持沉默。
韋東以為夏婧會從私庫裡撥銀子給皇上,卻不想她並沒有出銀子的打算。
“那,皇上那兒還等著銀子供養十萬新兵呢。”
夏婧嘆了口氣,“你們這位皇上啊,沒錢總喜歡向我伸手要,從不知自己守著寶山而不自知。”
韋東和丁大強相視一眼,建康有寶山?
“這封信我會給他回信,你就不用擔心了。”夏婧這話是對韋東說的,見他們眼裡有疑惑之色。
她笑道:“當初我們初到嶺南時,也是一窮二白,嶺南更是窮困潦倒,就連世家豪強也比中原弱了三分。最終還是世家豪強幫我們度過了難關,如此簡單的辦法,他不會現學現用,居然還寫信來向你求助,真是”
夏婧都不想吐槽他的辦事能力。
丁大強可能不清楚具體是怎麼做的,但韋東當時就是夏婧的親衛隊長,他聽夏婧如此一說,便知在建康故技重施,倒不為一個好辦法。
李景福來信這事揭過,夏婧問起了如今京城普通百姓的安置情況。
“這一年返鄉的底層百姓有多少?”
韋東翻開記錄本,“不算京畿各地的,就京城返鄉的普通百姓大概有兩千來戶。目前他們暫住在自己原來的房子,但房子還沒有重新購置。”
普通百姓不比世家勳貴,他們本就沒有多少銀錢,又經歷了一趟南遷,再返鄉,大多百姓手裡窮得快連褲衩都沒有了。
如今再讓他們重置產業,完全不現實。作為京城京兆尹,他做不到視百姓於無物,心軟之下便把百姓安排進了他們原來的房子裡。
夏婧讓白梅將京城輿圖拿出來。
十三朝古都,經歷過改朝換代,戰火洗禮,見證了朝代的興衰。
可以說除了權貴住的東城、大運河沿岸以及幾條主要大街,其他平民百姓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