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借兵
豐澤芳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章借兵,末世老祖宗重生後颯爆了!,豐澤芳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順,皇上讓他們回來就是了。”
夏婧笑著搖頭,“上次借兵什麼時候還,是李景福的事,我們今日所說的借兵,是以本妃的名義向你借兵。”
“王妃借兵?”袁如江一時有點跟不上夏婧的節奏。
這次是帶著王府的人馬去建康,這麼多兵馬還不夠,還要向他借兵。
向他借兵難道是想去建康奪位?
一時,袁如江有點想多了。
夏婧指了指畫舫外的江面,“如果本妃要南下去建康,直接在對面就坐船順著江水而下了,還用得著大費周章的來江陵?”
袁如江輕聲問道:“那王妃借兵是想”
夏婧單手託著腮,咧嘴笑道:“當然是想北上直搗黃龍!”
袁如江錯愕地看著她,嘴唇嚅動了幾下,“”
這這真是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如果北方的叛軍這麼容易消滅,早就消滅了,哪裡還會有她的事!
夏婧舉起了一根手指頭:“借調一支勁旅,至少五萬兵馬。”
袁如江有點無語,“王妃,荊州雖然地域遼闊,但所有衛所的兵馬加起來看有沒有五萬人,您這一開口就是五萬,您可知道五萬兵馬基本已經是全部荊州能調動的兵力了。”
“袁大人,國家危難之際,不是計較個人得失之時,我們作為當局的掌權者更應該是縱觀全域性,以國家利益為重!”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夏婧說的那叫個大義凜然,若袁如江是個毛頭小子,說不定真會被她勸說的熱血沸騰,腦袋一熱就真答應了下來。
但現在的袁如江已經早過了熱血衝動的年紀,考慮事情更周全。
“王妃會領兵打仗嗎?”
這個問題很現實。
夏婧單打獨鬥,可能很有經驗,但統領十幾二十萬的兵馬作戰,她不敢說自己會。
“本妃只掌控大局,具體的戰略安排自然由領兵的將領負責,袁大人就放心吧。”
袁如江想呵呵冷笑,“領兵作戰豈會如此簡單,雖然王妃說的家國情懷微臣稍有點領會,但是微臣不敢拿幾萬將士的生命隨意。”
對袁如江的拒絕,夏婧早有心理準備,“既然袁大人不放心本妃,你可以任你的將領統領這支隊伍,我們共赴戰場,抵禦外敵。”
這個要求只要袁如江還是大禹的臣子,他就不能拒絕,除非他想造反或者投靠寧親王明帝,要不然,他永遠邁不出階級這個坎。
臣子就是臣子,旨意是他們永遠不敢明目張膽違抗的東西。
在江陵休息了一天,夏婧就宣佈隊伍繼續往北行進,與其一路北上拖後腿,誰不想去的可以直接在江陵乘船南下,去建康和謙王會合。
夏婧這話這一出口,大家從最初的震驚,到現在的蠢蠢欲動,看樣子有不少人不願意北上,想乘船南下。
南下到了建康就等於又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在榮華富貴享受面前,管他天下亂局,統統靠邊站。
戰火紛飛沒幾個正常人受得了,但讓夏婧去建康勾心鬥角,還不如去戰場揮灑熱血。
所以夏婧準備帶兵馬北上去攻打北狄,將北狄趕回草原,再和揚州的兵馬一起合圍,前後夾攻將叛軍消滅在豫、青、兗三州內,免得他們又去禍害沒受影響的其他州府。
計劃很完美,只是人生中有許多事想達成都要付出不知多少倍的努力。
這次幾個繼子比上一次表現好,至少願意南下的只有李承瞻,他一個文弱書生又怕水,最後他返回了。
當然,傻了的老大李承尚不算,他是病人,自然由李承瞻一路護送,領著各自的家眷順流而下。
——
二十萬大軍,經過荊門,直奔十堰。
從十堰過去便可到達京畿地區,一直盤據在京畿的北狄兵馬是怎麼也想不到,大禹國內一地雞毛,他們竟然還敢抽調兵馬來攻打京畿。
攻其不備,出奇不意,夏婧領兵一路高歌猛進,一連拿下京畿地區三個縣城。
京畿地區十縣就去了三縣,說起來真讓意料不到。
“王妃,京城南面的三座縣城已經被我們攻下,接下來另幾面的縣城不用一一攻打,我們只要將居中的京城攻下來,其他縣城就不攻而破,相信到時其他縣城的北狄兵馬會跟著兵敗的兵馬一起逃。”
馮土向夏婧分析著目前的局勢。
沙玉梁沉吟一下說道:“京城易守難攻,況且幾個縣城的兵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