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天舜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5章 時局人為造成,唐朝那些事,堯天舜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盧龍留後朱克融越來越猖狂,不斷搞兼併擴張。 他誘降莫州都虞侯張良佐,趕走莫州刺史吳暉,又煽動將士,捉拿瀛州觀察使盧士玫,把他押到幽州,囚禁在賓館裡。 用一句話說就是:他擴張地盤,不擇手段佔了莫州、瀛州。 朱克融又聯絡成德王庭湊,兩路叛軍合攻深州。 穆宗李恆詔令史溫造為宣慰使,宣慰了歷州、澤州、潞州、河東、魏博、橫海、深翼、易定各道。 朝廷集結這八路大軍討伐盧龍朱克融。 新皇帝李恆貪圖享樂,比先帝李純能力差得遠。 官府、百姓一起失望,朝廷威望一落千丈,領導力急劇下降。 各道兵馬將領陽奉陰違、觀望不前,誰也不願意出頭,因為誰出頭誰就會挨叛軍暴揍。 裴度有名望,李恆詔令他為各路行營招討使。 裴度接到詔命就出發。 翰林學士曹元稹 、樞密使魏弘簡,狼狽為奸,都想當宰相。 他倆害怕裴度一旦立功,必被李恆起用為宰相,阻擋了他倆的升官前程。 他倆因私害公,凡是裴度請求朝廷解決的作戰前線困難,他倆故意刁難阻撓,讓裴度乾著急。 裴度給李恆上奏疏說: “陛下想平定盧龍朱克融,得先要肅清朝廷奸黨。 盧隴逆賊朱克融,只作亂一方土地。 朝臣奸賊,禍害全天下。 盧龍禍患小,宮廷奸賊禍患大。 說盧龍禍患小,是我和各位將領必能平定叛賊。 說朝廷奸賊禍害大,是陛下必須覺悟,才能除掉他們。 我這次領兵,所請求朝廷解決的事,都是火燒眉毛般緊迫急切,這些事已被奸臣阻撓破壞了不少。 我和朝廷奸賊,向來無仇無怨。 他們不過是怕我成功,故意作梗施壞,使我領兵缺糧缺餉,進退兩難。 我的意見傳送朝廷,被他們矇蔽遮掩住,他們只想讓我什麼也做不成。 天下紛亂,叛亂無法平定,他們毫不在乎。 他們只想爭權當官。 朝廷奸臣被撤職查辦,外地兵亂不討自平。 如果朝廷奸賊橫行,平定了叛賊,還會生髮另一批叛賊,朝廷永無寧日。 凡是對朝廷盡忠的人,見奸臣作所惡,無不憤怒嗟嘆! 只是陛下信任這些奸臣,善良的人才不敢公開指責他們。 正直好人是害怕奸臣沒能翦除,反而禍及自身。 陛下如果不相信我的話,請把我的這個奏章,貼到皇宮門口的牆上,讓大家都看看。 我的奏章一公示,如果奸臣還受不到百官譴責,我甘願受到任何懲罰!” 穆宗李恆看了不回覆。 裴度又接連寫了兩次奏疏,明明白白、點名道姓斥責魏弘簡、曹元稹。 李恆這才貶魏弘簡為弓箭庫使,貶曹元稹為工部侍郎。 李恆暗中仍對魏弘簡、曹元稹寵信。昏君就那樣,無法改變他。 橫海節度使烏重胤,率屬下軍隊救援被叛賊朱克融、王庭湊圍困的深州。 他獨自抵擋幽州東南方向的叛軍,其它各軍畏縮不前。 烏重胤老練穩重,見叛軍勢力強盛,一時不好消滅,率領部隊挖深溝築高牆堅守,按兵對峙,等待時機。 神策將軍杜叔良,善於送禮討好朝廷權臣。 權臣們對李恆誇耀杜叔良軍事才能,杜叔良得到信任。 奸臣們對李恆說: “烏重胤畏敵如虎、逗留不前,耽誤平叛進展,不如讓我國神將杜叔良去替代他指揮。 李恆信以為真,調烏重胤離開作戰指揮前沿,讓他千里遠赴大西南,任山南西道節度使。 令杜叔良代替烏重胤,統領橫海軍隊。 杜叔良意氣風發,騎馬跑到深州前線,指揮橫海部隊和朱克融叛軍展開交戰。 銀樣蠟槍頭,總歸中看不中用,杜叔良智勇雙全是吹出來的,實戰一試,他就被打回原形完了蛋。 他屢戰屢敗,只敗不勝,在博野一戰,橫海官軍部隊遭遇慘敗,一次傷亡八千人。 杜叔良狼狽逃回,他的軍帳被叛軍佔領,他的兵符、官印都被叛軍搶走。 穆宗李恆這才明白,杜叔良是個只會送禮討好權臣,打仗能力為零的純種混蛋。 杜叔良被撤換,李恆調任名將李光顏,擔任深州行營節度使。 憲宗李純征討四方,國庫存糧存錢已經用光。 穆宗李恆即位,奢侈浪費,國庫更成為外形高闊,內部無錢無糧的空殼倉。 幽州用兵八支兵馬,每天的軍糧軍餉開支數額巨大。朝廷應付了這,應付不了那。 宰相們為了節省花費,一齊去勸李恆說: “王庭湊殺死田弘正,朱克融關押了張弘靖。他倆犯下的罪不一樣,不應同時討伐。 (潛臺詞是:您兩處同時討伐,朝廷錢財不夠開支啊) 請求朝廷免除朱克融反叛罪,先集中全力討伐王庭湊。” 穆宗李恆於是正式任命朱克融為盧龍節度使。 又是免罪、又是任命,朱克融並不領情。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驚!我成了女頻文主角

魚刺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