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音符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六章 陵園,三國演業,五分音符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217年,即建安二十二年,歲次丁酉,大疫爆發,陳琳、劉楨、應瑒、徐幹等同染疫疾而亡。

建安七子其中四人死於一窩。

與此同時,同為建安七子的王粲病逝。

周瑜被押解至辰河城,與吳夫人、徐氏等被軟禁。

至此,辰河國盡得除漢中以外的益州部分,收其人口總計四百七十九萬。

北方,曹操偶爾環顧,竟發現自己已被包圍。

楊錫將所得益州部分設為四郡,分別為巴郡、蜀郡、雲南郡、貴州郡。原牂牁郡、益州郡等等名稱全部取消。

辰河城烈士陵園,一座數十米高的巨大混凝土碑直衝雲霄,其後,是一排排石碑,每一塊石碑上面,都刻有一個名字,每個名字下面,都刻有此人事蹟。

楊錫每年清明,都會率辰河商會官員來此地祭拜為辰河國付出生命的英雄,此時雖然早過了清明,但楊錫還是來了。

今年的清明,楊錫在攻益州,並帶回了數百烈士,楊錫照例將其安置於此。放眼望去,這烈士陵園,已然有一萬多座石碑,楊錫領張昭、顧雍、龐統等數百官員,登壇祭拜。

清明又叫踏青,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一百零八天。清明是最重要的祭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大約始於周代。

楊錫規定,辰河國每年清明,祭祖時間十五天內,必須祭拜烈士英靈。

益州大戰烈士下葬當日,數百具棺木被陳列於陵園,楊錫領眾官鞠躬祭拜。

先是楊錫宣讀祭文,這祭文,卻是楊錫親自所寫。

楊錫登臺,數百官員默哀,其後是烈士家屬以及圍觀百姓,合三萬餘人同時在此。

“辰河五年,四月八日。祭我辰河國益州之戰犧牲英豪銜哀致誠,備時羞之奠,告八百二十七烈士之英靈。自去年年底討益州至今,我辰河國英豪無懼艱險,奮勇討賊,殺白峰,敗劉備,圍孫權,斃兀突骨,擊餘少阿,建曠世之功。---”

楊錫細細說著此戰經過,又例舉了幾例烈士英勇殺敵之故事,現場無不垂淚。

喇叭聲音很大,全場鴉鵲無聲,楊錫說著說著,竟有些哽咽了,這氣氛,更是顯得山河日月陰沉昏暗。

楊錫如此做,自然是有目的,這是要傳承辰河國之精神,這是華夏民族魂魄,可不敢讓國民忘記,便是以後科技發達,能飛天遁地了,這些東西,也該保留。

祭拜完畢,楊錫領眾官員離開陵園,他不知道,便在楊錫離開之後,全場數萬國民,卻並沒有立即離開。

不僅如此,連續幾日,往年死難者家屬甚至許多他地國民,都陸陸續續過來拜祭,甚至來辰河城出差旅遊者,都將陵園列為了必須駐足之地。

便是在楊錫做完今年祭拜以後的數日左右,那陵園之中忽然有著看不見的絲絲縷縷,從每個誠心祭拜者身上匯聚於陵園虛空某處。

便是這看不見的絲絲縷縷,玄之又玄的使這片虛空發生著某種變化。

這種變化說不清,道不明,只是讓來此祭拜之人,多了一種敬畏。

這烈士陵園,離辰河堡不遠,在辰河堡三樓,開啟窗簾,看到的,便是烈士陵園的高碑。

最近幾日,楊錫幾乎每日做夢,夢中內容不一,但場景卻幾乎如出一轍。

在夢中,楊錫看到了隱約有著烈士陵園影子,還有一些模糊身影,並不真切。

楊錫不信鬼神,覺得可能最近自己有些疲勞,或是真的要發生某種變化。

益州大戰後,楊錫乾脆在巫山縣鋼鐵廠也開始成立第八車廠。

如今秘魯的橡膠園已經圈地成功,盧大志每三個月穿越一次太平洋,以艦隊護送運輸艦,運送回大量的天然橡膠。

當然,許多冒險者,也開始搭乘船隻往秘魯,尋找寶藏與機遇。

解決了橡膠問題,楊錫才真正鬆了一口氣,如此一來,拖拉機卡車腳踏車等產品的成本又降低了許多。人工合成橡膠用得少了,便是環保方面,也要好上許多。

有了跨太平洋航線,上海城與臺島,便顯示出其地理位置重要性了。

從秘魯運回的橡膠,經過臺島時,在臺北城橡膠廠加工,這裡建立了全國最大的橡膠廠。

而橡膠製品成為成品或者原料後,便直接運往東冶港、上海港,往全國各地集散。

像橡膠這種重要工業原料,目前全部控制在辰河商會手中,無論從技術還是原料,都掌控在辰河商會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