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音符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8章 辰河八令,三國演業,五分音符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錫回到縣民中心辦公室,開始仔細考慮如何應對考驗。
馬六甲的行動,絕對是不能推遲的,那邊是重中之重。
不能推遲行動,但是卻可以將入駐兵團的數量減少。
於是楊錫在紙上寫下:馬六甲海峽,定名為武昌海峽,島嶼定名為武昌島。第一批移民四萬人。武昌海峽總督,調原清河港主管田聰赴任。武昌海峽軍團團長調原堡壘艦隊總督雷子赴任,領新兵男女各一萬,新式炮戰船三十艘、轟天炮八十門。
多出來的二十門轟天炮和二十艘炮船,楊錫則留在了辰河區,另行呼叫。多出來的一萬新兵,楊錫也計劃用在此次反擊戰中。
計劃好此事,楊錫再回過頭來想今年曹操發難的應對之策。
首先是內亂的防禦,各地士族極有可能死灰復燃,甚至自發組織武裝力量,這些卻要全部打壓,讓其在萌芽狀態中就被熄滅。
楊錫簽署的政務命令便是,整個辰河掌控區域,辰河商盟所成立的治安團,人員增加一倍,原本五百人的治安團,增加至一千人,並令各地縣府,密切關注各地士族動向,一有情況,就進行抓捕。
第二條命令,是整合青州,原本那裡人口一百一十多萬,又有蓬萊島和辰河群島三十餘萬,差不多一百五十萬人口,無論如何也要守護住。
現在兵力配置是簡肆突擊團六千人,衛瓜團一萬二,張遼團一萬二,楊錫直接下令,衛瓜為青州戰區司令,排程三路軍馬,以防守為主。
第三條命令,整合廣陵、九江二郡,為淮河戰區,以太史慈為司令,領太史慈本部、祖郎、甘寧各九千人,共兩萬七千人馬。
第四條命令,廬江方面,以蔡考為司令,成立廬江戰區,領警衛營騎兵六千、廖威團六千、陸儁提供的郡兵六千,共一萬八千人,防衛廬江段淮河。
第五條命令,吳郡、會稽、丹陽三郡成立江東戰區,由黃忠領所部一萬二千,加臺島許虎一萬兵馬,共二萬二千人,防衛沿海和交州往會稽進攻的可能。
第六條命令,江夏方面,成立江夏戰區,以毛巒為司令,周泰六千、黃傑五千西陵兵、六千城外駐紮兵,以及毛巒自領的一萬二千兵馬,皆歸其排程,共兩萬九千兵馬。毛巒周泰此刻在武陵郡鎮守,即刻調回。
第七條命令,長沙、武陵兩郡,成立荊南戰區,領現武昌守軍六千,今年新兵一萬,原武陵炮兵營三千、長沙軍一萬,共兩萬九千人,由龐統任司令。
楊錫細算一下,除去安排的兩萬武昌海峽人馬,其他有青州戰區、淮河戰區、江東戰區、廬江戰區、江夏戰區、荊南戰區共六大戰區合十五萬七千兵馬。
加上楊錫自己隨身的三千高順陷陣營,共十六萬兵馬,當今天下,竟然還有敢揚言要剿滅自己,真是不是天高地厚。
若是算上辰河船和鉅艦船衛四五萬人,都二十萬了。
楊錫今年年初八發出一條政務令,六條戰區令,加一條遠征令,共八條命令,震動天下,這在歷史上,非常著名,後世史書以此為崛起參照點,史稱“辰河八令”,野史中亦有稱之為“獠牙八令”者。
現在楊錫下令,不需要經過任何人同意透過,其已經成為了實際上的獨裁者。楊錫認為,亂世用重典,自己這樣,先打下根基,以後再改變現狀不遲,主要還是考慮到,任何人來參與意見,都沒有達到這個認知的層次。
誰知道地球是圓的?龐統?諸葛亮?郭嘉?曹操?
對於楊錫來說,所有人都是井底之蛙。
八令下發,楊錫解決了一個內部問題,恰好藉此機會加以整合。
接下來,楊錫要進行下一步動作,下一步有兩件事。
第一件,命龐統領荊南戰區,兵分兩路,一路從武陵往東南,一路從長沙往西南,合攻零陵郡。
零陵太守劉度與別駕蔣琬、大將邢道榮,此時守零陵,每日誠惶誠恐,擔心楊錫來取,又擔心南面孫權兵馬。
該來的總會來,此處暫時不表。
卻說楊錫的第二件事,卻是迎接賈詡。
204年正月十二,長江號船隊,武昌海峽艦隊,一行船隻足足三百五十艘,浩浩蕩蕩,沿著長江,往下游進發,一路經過各個港口,都要接一些移民者上船,到吳郡上海出江時,已然至月底。
船隊繼續南下,至會稽,楊錫領高順的陷陣營在東冶港下船。
楊錫下船後,長江船隊兵民、工匠、工程師共十一萬人左右,繼續南下。
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