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音符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8章 我的世界猜想,三國演業,五分音符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安十四年,楊錫決定再寫一本書。
這本書不是教科書。
考慮到悉尼回去之後傳信回來,將政體改成了民主共和制,還是不能啟用科技樹的狀況,楊錫覺得應該還有一部分,那便是認知。
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宇宙的認知和人本身的認知。
楊錫決定把後世對於這三者的認知,編寫成一個自己的猜想,給這個世界的人留下一條不確定線索,讓他們自己去找證據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對的,然後才真正成為他們自己的認知。
“書名就叫《我的世界猜想》吧。”
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世界猜想。
在這部分中,楊錫開篇寫道:我猜,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到底是不是天圓地方呢,如果是的話,那麼以下我所說的所有種種,便不可能存在。
接下來,楊錫開始例證。
在例證中,穿插圖文。
比如海上,兩艘船離得遠,你就只能看到他的頂部,把這種狀態延長,竟然能構成一個圓,各種例項證明,我們所站立的這個世界,是圓形的。
這一部分,楊錫用了兩萬字。
就為了告訴你們,我猜呀,我們生活的地方,是一個球體。
這太嚇人了!
可不能直接說,會被唾沫淹死!
第二部分,宇宙猜想。
我猜,我們看到的星星、月亮,應該就象我們腳下的球體一樣,他們是同類吧?
這一篇,楊錫用了一萬字。
最後第三部分,楊錫猜想了人類的由來。
為什麼人類與猿猴如此象呢?楊錫在書中自問。
然後透過一系列的猜想來解開自己的答案。
這一部分,總共兩萬字。
一本五萬字的書,楊錫花了近兩個月才寫完。
寫完之後,楊錫自己為自己作序,並在序言中言明,這書中一切,皆為自己的猜想,若有不同意我之猜想者,可找事實來進行論證反駁。
建安十四年十一月,《我的世界猜想》書籍發行,第一期十萬冊,只用了半個月便銷售一空。
於是辰河區各地印刷廠爭相購買書籍印刷版權編號,三十餘處印刷廠同時加印,第二批三十萬冊,在年底如石沉大海。
據各大報紙評論員文章分析,這本書銷量好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作者為楊錫。楊錫要寫本書,幾乎每家每戶必買。
第二點,這書太有意思了,腦洞開得太大。雖然荒謬,但是有趣,可以作為業餘讀物,並且邏輯嚴謹,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雖然這種道理近乎不可能,但這也只是楊錫的猜想不是!
共四十萬冊發行出去之後,這事還沒有完。
因益州、交州、曹操掌控區還有一千多萬人口,此時也有極小部分開始開化,這書傳入之後,也引起一股不小的購買收藏潮流。
於是年底,此書再次刊印五十萬冊。
此書的大賣,一時間引起許多知識分子紛紛效仿,課外讀物的春天來了。
辰河區的許多知識分子,沒想到還能出這種腦洞讀物來進行賺錢。
有人算了一下,楊錫這本書,九十萬冊下去,每冊售價三百多錢,三冊為一兩銀子,便是三十萬兩銀子的毛收入。
除去成本,淨賺十萬兩銀子最少有吧。
這個市場就大了,關鍵現在辰河區之人,不缺錢啊。
於是各種腦洞文,小說,開始湧現。
西陵縣,如今新江夏郡的郡治,有一人名為杜祖安,便是當初西陵被劉備佔領時,寫文抨擊劉備者。
此人竟然開時代先河,寫了一部特別的長篇小說,據說得到了楊錫的親自指導。
杜祖安的小說名為《荊軻行俠傳》,十餘萬字,楊錫在報紙上極力推薦,言此書開創武俠小說之先河。
從此,這類小說,便被稱為武俠小說,杜祖安作為開山鼻祖,得到《辰河十日報》聘用,在報紙上連載其第二部武俠小說《俠客傳奇》。
《荊軻行俠傳》一年銷量達二十萬冊,而《俠客傳奇》則讓《辰河十日報》發行量再創新高。
西陵杜祖安,成為小說界泰斗人物,這是十年後之事,近一兩年,出來與其競爭的,也不在少數。
一時間,百舸爭流、百花齊放、百無一用、百那個啥-------。
再說建安十四年年底,楊錫的這本書出來之後,仁者見仁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