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音符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章 探彩山喜得大礦山,三國演業,五分音符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千,帶上最近打造的各種工具,朝煤山進發。
轟轟烈烈的鋼鐵廠正式啟動。
其實此時北方的鋼鐵廠,已經有相對先進的技術,此時基本都是用炭作為還原劑,所以鍊鋼開爐消耗人工較多。但楊錫不同,楊錫不用木炭。
他用煤研磨成粉,將他乾餾成焦炭,作為高爐鍊鐵的主要燃料。又研磨成粉,噴入高爐,成為高爐的補充燃料。
而且此時的鍊鐵爐為豎爐,上下大小一致的直筒,並沒有冷卻系統,使用壽命極短。只要稍微一想就明白,沒有冷卻,爐子和內部一樣一起煅燒,就算是優質鋼爐,也燒不了多久。
但楊錫的高爐不同,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早就有了冷卻辦法,只要在內部那一層粘土磚與外爐壁之間,裝注水裝置就能冷卻了。
慶幸的是,煤山離彩石山較近,燃料和還原劑都容易獲得,這給辰河鋼鐵廠帶來了許多便利。
技術給楊錫帶來的不僅僅是節省人工,還能提高效率。
此時鍊鐵,開一爐需要上千人,楊錫一千人可以同時開兩爐。
但是有一個問題,雖然煤山離得近,運輸總還是有些麻煩,楊錫現在是用馬匹拉車,還專門為此修了一條路。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提高效率,煤的用量大,行船又難,那就修條鐵路吧!”
古希臘是第一個擁有路軌運輸的國家,至少是在中國西漢的時候,已有馬拉的車沿著軌道執行。
楊錫現在還煉不出高錳鋼,也不用走火車,只要能走鐵軲轆就行。
“那就設計人力踩踏的運輸車,跟輪船一樣。”
其實這種設計,後來有用過,最後蒸汽機出來之後,才被取代,當然也只是像楊錫一樣,用於挖煤採礦。
整個工程,不是一天兩天,真正走上正軌,得到明年去了,楊錫安排牛憨作為鋼鐵廠總指揮,一切問題,由研究小組進行具體技術指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