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音符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 辰河城落成,三國演業,五分音符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前說到曹操之父曹嵩和弟弟曹德,被張闓殺了,曹操遷怒於陶謙,以為乃陶謙指使,正好曹操也向擴大自己的地盤,於是再次興兵,來徵陶謙。

也正是這個夏季,辰河城正式落成。

開城之日,來者數萬人。

楊錫將辰河港門面盡搬入城中,此城規劃南北、東西各十五公里,但目前建設好的部分,才十分之一。

也就是最中間兩公里方圓有建築。其他地方還有待開發。

最中間是辰河廣場,廣場中間有個雕塑,卻是一個巨大銅製天平。

這天平在一根五十米高的水泥柱子上,在長江上都能看到他。

圍著辰河廣場的,全部是紅磚建築,有商業街,貿易街,美食街和紅樓街。

巨大的辰河廣場上,只有一棟建築,上書“縣民中心”四個大字。

縣民中心共五層,第一層的周圍,卻是玻璃,為縣民接待中心,其上是紅磚牆,楊錫的辦公室就在其中。

這裡將是整個辰河區的政治中心。

廣場周圍的建築往西十里,鐵軌並行,那裡被楊錫規劃為鐵軌站,此刻鐵軌已經鋪好,有幾輛人力鐵軌車正停放於此處。

毛巒帶了三千人維持秩序,還是有點亂。楊錫則是領蔡邕、龐德公、陸康等少數大腕兒級別的人物,參觀了辰河學城這個區域。

學城在城南,包涵了辰河小學,辰河中學和辰河大學三個部分,全部用圍牆圍起來,以免魚龍混則的人等破壞治安。

至於醫院,也在建設當中。

龐德公看了辰河學城的規劃,心中大為感慨。

陸康道:“如今我已然辭官在家,若是舉家搬入你這辰河城中,就在學城外選一塊地方,日日與學子近在咫尺,辰河以為如何?”

楊錫心中一動,舉家遷來,那敢情好,陸家可是有幾個大好人才的,陸遜如今十一歲,正是培養期,而且陸遜的父親剛剛過世,恰好由陸康帶著。

陸遜是陸康的哥哥的孫子。

再有陸康有個兒子叫陸績,也是個人才,是陸康六十二歲才生的,比陸遜還小。

至於陸績到底是不是陸康親生的,這楊錫就不管了。

想到這裡,楊錫又開始打廣告。

“我們辰河城,歡迎任何人到城中置辦產業,屆時會有規劃好的生活區,陸公若是來時,只要打聲招呼,我親自安排。”

龐德公也有些意動,但他想想,自己還是更喜歡清靜。

楊錫一路走,一路向人們介紹這裡的一點一滴,這裡是他的心血。

由於鄂縣人口已達二十萬,楊錫從鐵路和水渠建好之後,就開始動員將此前拓寬的道路,鋪上水泥。

他覺得陸地交通,要有些變化了。

可惜橡膠還沒有研製成功,否則楊錫現在就會把人力車和腳踏三輪車給設計出來。

人力車很簡單,腳踏三輪車就加了一跟鐵鏈和齒輪等,對於楊錫來說,也不是什麼難事。

有了腳踏車,那就基本告別馬車和牛車時代了。

三輪車後面有個拖斗,不用吃草不用管理,有了這個,小的行商和攤販,就節省了更多成本,又會為社會變革,貢獻出相當的一部分力量。

現在的《辰河十日報》,每期的銷量在五萬份以上,雖然交通有些滯後,但辰河城開城的訊息,江夏、廬江、豫章和丹陽四郡,是基本識字的人,都知道的。

楊錫就等著接下來的入駐狂潮。

光是辰河商會的會員單位,如今已經突破了三千家。這些單位入駐進來,就是一個龐大數字。

楊錫預計了一下,光到開城為止,所登記入冊,進入城中居住的人,將達到三萬人。

辰河區在急速發展,現已經超過人口百萬,陸軍三萬。

但今年的中原,卻大旱,是超級大旱。

谷價飆升,一石米漲至錢五十萬錢,特別是關中,竟然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

五十萬錢一石米是什麼意思,就是有錢,是買不到米的,錢已經變成了廢物。

大量的饑民逃亡南方,荊州、揚州二地接受饑民最多。

至六月份,已經有上百萬人逃亡,餓死者不計數。這些難民,為了吃飯,有一部分身體強壯者,被各大軍閥招募入伍,袁術掌九江,兵增至五萬人。

孫策都增至兩萬。

辰河區流入難民十餘萬,但楊錫卻並沒有讓一人進入軍伍,而是全部妥善安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