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潛在危險不容忽視:腦血管病的防治與康復,冥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動障礙。不論大腦半球哪一側出現病變,都會導致病變對側偏癱,按其程度輕重可分為不完全癱和完全癱。
失語。為優勢半球大腦皮層語言中樞受損所致。根據損害部位和臨床表現有多種不同分類:運動性失語患者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不會說話,但能理解別人講話的意思,可用手勢或點頭等回答問話;感覺性失語患者聽不懂別人講話的意思,但這種病人由於語言運動中樞完好,所以能夠說話,而且說起話來快而流利,但與人對話則是答非所問;混合性失語患者既有運動性失語,又有感覺性失語,自己不會說話,又不理解別人講話的內容;命名性失語患者能講話,也能理解別人的話,能說出物品的性質和用途,但卻又叫不出物品的名稱。
蛛網膜下腔出血有哪些表現?
蛛網膜下腔出血多因腦血管異常所致,是最常見的腦血管意外之一。本病見於各年齡段,有人統計過,最小為3歲;最大為94歲;但以30~40歲最多見。
頭痛、腦膜刺激徵、血性腦脊液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三連症”。
本病一般發病都很突然,通常在用力或情緒激動的情況下發生劇烈頭痛。患者發病前常有長期的偏頭痛、抽搐、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等病史;多數患者發病前有頭痛、複視、眼瞼下垂等表現。有的患者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
起病後有劇烈頭痛,尤以頂枕部為顯著;可發展到頭前部及眼部;低頭時加重;頭痛可持續1~2周;並多伴有頻繁的嘔吐。
患者發病後頸項強直;表現出明顯的腦膜刺激徵。為了緩解疼痛;患者喜歡採取捲曲側臥位。一般情況下神志清楚;少數患者出現嗜睡、煩躁不安、精神錯亂及癲癇樣發作。一般無偏癱、失語表現。
腰椎穿刺時;可看到均勻的血性腦脊液;且腦脊液壓力增高。
本病死亡率較高,重症可有腦水腫、高顱壓症狀;甚至造成腦疝,導致突然呼吸停止而死亡。10%~50%的患者死於首次發作,而20%的病人經搶救保住性命之後,雖然一般不留後遺症,卻有反覆再出血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有少數病人在發病初期表現為行為的改變,如易怒、自私、無所畏懼等。如果發生在酒後的話,那麼頭痛、嘔吐、易怒、無所畏懼等現象都可能被當作酒醉引起的症狀而延誤治療。
故事連結
神秘的蛛網膜下腔出血
1984年的一天,美國橙縣警察局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電話是一個醉漢妻子打來的,說她的丈夫酒後鬧事,要求派警察協助制服醉漢。當警察趕到出事地點時,看到樓梯平臺上站著一個喝醉酒的男子,雙手持刀高喊道:“不許上來!”警察踏上樓梯,邊走邊喊:“不許胡來,把刀放下。”只見那醉漢退至牆邊,持刀手舉起,身體有些搖晃,撲向前方,似欲飛刀傷人。警察眼明手快,“砰、砰”兩槍,醉漢應聲倒下,不一會兒便氣絕身亡。醉漢的家屬從門後一擁而出,抓住警察:“我們打電話是想要你們協助制服他,而你們卻將他置於死地,我們要控告你們。”死者家屬一紙訴狀把開槍的警察告上法庭。法醫檢查證明,醉漢顱內有兩根血管發育畸形並伴有動脈瘤,死因是飲酒導致腦動脈瘤破裂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所致。最後結論是:在警察開槍前,死者已經發生了蛛網膜下腔出血。槍擊的不是活人,而是屍體,故警察無罪。這一故事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其實西方的法醫非常細緻、認真,他們說世上真有這麼回事。
什麼是癱瘓;癱瘓分哪幾種?
說起癱瘓;人們一般認為手腳不能動了就是癱瘓。其實這種理解不夠全面和正確,而且癱瘓還有種種不同的分類。
癱瘓,也稱為麻痺,醫學上指人體某一部分運動和感覺功能完全或部分喪失。
中風以後出現的一側肢體不聽使喚、木然不知、不能活動稱為偏癱。車禍、外傷引起的胸、腰椎骨折、脫位,脊髓受傷導致的兩下肢不能活動,大小便無法控制等,這些情況稱截癱。除此以外,還有四肢癱瘓及侷限於一個肢體或其他部分的單癱。
按照癱瘓型別分,有“軟癱”與“硬癱”兩大類。
“軟癱”和“硬癱”的區別主要在於受損害的神經元不同。“軟癱”是下運動神經元受到損害,所支配的肌肉力量減弱,肌肉鬆弛,並逐漸萎縮,同時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故此類癱瘓又稱“弛緩性癱瘓”。“硬癱”是上運動神經元,即大腦的神經細胞和它發出的纖維受到損害。由於高階中樞失去對低階中樞的控制,肌肉無法隨意動作,感覺減退或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