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圍三缺一,拉開大反攻序幕!
笙簫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章 圍三缺一,拉開大反攻序幕!,全民餵養,我直接躺贏,笙簫劍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總攻前夕,聯盟火速任命一名副統帥。
這讓格蘭特很不爽,同時也滋生巨大的危機感,當即決定,讓參謀麥克留守大本營,他自己親臨前線,前往中路軍坐鎮。
明顯是不想失去對聯軍的主導權。
抵達前線之後,格蘭特又依次視察了東路軍、南路軍以及西路軍,跟各路大軍統領,以及軍團、師一級將領密談。
鐵了心要將新來的副統帥架空。
………
4月8日,夜。
領主府內,唐景再次召集岳飛、郭子儀、廉頗以及秦霜四人議事,討論如何組織大反攻。
過去五天。
新組建的第七、八、九、十師已經完成整編,營、旅一級的將領悉數任命到位,各旅也都至少配置了一個重灌步兵營。
因為是從四個鎮守師整編而來,各師內部也已經是完成了磨合。
為長安反攻奠定了基礎。
另一邊,聯軍也已經完成了最後的整合,正磨刀霍霍。
北路軍渡過蜜河,跟中路軍合併。
後軍跟西路軍合併。合併之後的西路軍,沒有再駐紮在門羅縣,而是全員跨過灰水河,進駐到長安城西面。
四路大軍,真正實現對長安城的完全合圍。
為此,過去五天,聯軍又付出了近十五萬人傷亡的代價,總兵力銳減到九十萬,倘若刨除大本營駐軍,就只剩下八十五萬大軍。
而這八十五萬人,就將是聯軍攻打長安城的最後依仗。
“經過調整之後,敵中路軍約二十五萬人,東路軍、南路軍以及西路軍的兵力規模,則都在二十萬上下。”
秦霜彙報了聯軍的最新情況。
“八十五萬聯軍中,還有一千名三階重灌步兵,被重點部署在中路軍,預計將配合三頭鐵甲獸一起攻打北面城門。”
有飛廉空中偵查,聯軍很難真正隱藏住三階重灌步兵的行跡。
包括那三頭鐵甲獸。
自打從鵜鶘郡出發,一路都處在飛廉的監視之下。
鑑於此。
聯軍方面乾脆也就擺爛,不搞什麼東躲西藏,聲東擊西的把戲。
直接亮出明牌。
就是要集中力量,一舉攻破北面城門。
“此外,聯軍陣中,還有約四萬名身穿鐵甲的二階刀盾兵、精銳槍兵,分佈在中路軍、東路軍、南路軍以及西路軍,預計將充當此次攻城的主力。”
為了武裝這四萬二階戰士,幾乎掏空了聯盟的全部家當。
也就難怪說。
聯盟內部更傾向於立即發起總攻,而不是一拖再拖。
“戰爭再繼續拖延下去,長安會不會覆滅我不知道,反正我自己的領地是要被榨乾耗盡了。”有聯盟領主如是說。
收穫海量點贊!
對阿茲特克聯盟中小型領主而言,為了增援前線,捐兵、捐錢、捐糧、捐物,其實都還在其次。
咬咬牙,總還能應付。
他們更加擔心的是,聯盟內部,那些個大領主們,正在以這場國戰為契機,企圖染指整個聯盟層面的話語權。
彷彿。
他們天生就已經是聯盟話事人一般。
可事實上,哪怕是西海縣,也不過就是一級縣城而已,比之他們這些鄉鎮一級的領地,即便是強,又能強到哪裡去呢?
憑什麼這些個大領主們,動動嘴皮子,就能染指聯盟最高權柄?
不公平嘛!
全民領主時代,比拼的應該是領地之間的硬實力,而不是說,誰在現實中名氣更大,誰交際廣泛,誰就能什麼都不用付出,就穩坐上層寶座。
沒有這個道理!
結果就是,相比遠在天邊的長安城,聯盟的平民領主們,更加忌憚這些個所謂的精英領主,打著一致對外的旗號,大肆搞領地兼併。
這是他們所無法容忍的。
而這。
才是潛伏在聯盟深處的根本性矛盾。
聽完秦霜彙報。
唐景笑著說道:“攻不破城門,聯軍再怎麼部署,都註定只是徒勞。”
有塞門刀車,有近衛師,還是他的地刺術,互相配合之下,前番獸人大軍都沒能攻破長安城門,又遑論是弱了不止一籌的聯軍?
一千三階重灌步兵,也就夠一輪地刺術的消耗。
尤其是,長安最近一個半月的大戰,使得唐景的禁忌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