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百萬人口大遷徙
笙簫劍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章 百萬人口大遷徙,全民餵養,我直接躺贏,笙簫劍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多隻能治標,治本之道,還是儘快將人口疏散到各縣。
以一個縣安置三十萬人口計算。
登頓縣、華金縣以及馬科姆縣加在一起,就能安置九十萬人口。
加上長安縣。
輕輕鬆鬆,就能將上百萬人口從長安城分流出去。
當然。
就算是分流出百萬人口,滯留在長安城的人口仍舊超過一百三十萬。
遠遠超出了長安城目前的承載力上限。
唐景已經在琢磨,是否要擴大長安城的面積,修築第三道城牆。
長安城的規劃。
畢竟不能完全照搬歷史經驗。
歷史上的唐長安城,以手工業為主,無法吸納足夠多的就業。
百萬人口就已經是極限。
認真考究的話,唐長安城的百萬人口之說,甚至可能都只是一個虛數,應該是將唐長安城周邊村落鄉鎮的人口,全都算到一起。
城區人口可能,巔峰時期估計也就七八十萬左右。
可如今的長安城不一樣啊,工業已經是長安城的支柱產業之一,可以提供海量的就業機會,繼而支撐起一座人口超過百萬的巨城。
在現代社會,城區人口超百萬的比比皆是。
超過千萬的都有好幾座。
除了產業優勢,新的長安城,因著採取了新的建築形式,比如說筒子樓,而非古代的院落,也就註定了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口。
人口密度都不在一個量級上。
未來。
等到長安鋼鐵產業走上正軌,能夠生產鋼筋,更是可以蓋起高樓大廈。
人口密度還能再翻上好幾倍。
“虎賁旅跟猛虎旅,已經訓練的差不多了,基本可以做到,哪怕是暈船之後,也能在一個小時之內,恢復戰鬥力。”秦霜答。
“那就不必再等了,此事宜早不宜遲,今天晚上,就讓章魚怪將兩旅騎兵送到指定集結地點,開始行動。”
人口暴增,已經容不得長安再做遲疑。
恰逢梅洛大橋今日竣工,後續第一師、第二師以及糧草運輸隊伍,包括預計遷往三縣之地的百姓,都可以透過大橋,輕鬆跨過梅洛河。
“軍隊行動在即,領主府這邊也要動起來。”
唐景看向在座諸位司正、縣令,“第一步,先將預計遷往三縣之地的流民,提前篩選、聚集起來,儘快備齊口糧、農具等物資。”
百萬人口的大遷徙,光是準備工作就足夠讓人抓狂。
這可不是簡單將人聚攏起來就行。
要把工作做細的話,需要以村、鎮為單位,重新調整臨時定居點。
同時做好人員登記造冊工作。
提前選出里正等基層管理人員,形成自上而下的組織體系。
還要對照軍情司已經繪製出來的,登頓縣、華金縣以及馬科姆縣領地分佈地圖,確立附屬村落、鄉鎮以及縣城的位置。
哪批人安置在哪個村落,都要提前定好。
確保人口大遷徙時,各個村的百姓都能直奔目的地。不至於說,各村為了爭奪更好、更多的土地,而發生衝突。
還要將口糧、農具等,以村為單位發放下去。
“第二,要提前將縣衙架構搭建起來,在長安城就開始辦公。只等三縣之地拿下,三地縣衙要在第一時間就能夠運作起來。”
正所謂,蛇無頭不行。
一個縣能不能治理好,作為權力中樞的縣衙最為關鍵。
以縣令為首的縣衙官吏們,有沒有組織力、領導力、戰鬥力,決定了該縣能不能快速將百姓安置好。
能不能帶領百姓,在新的地方,建設好新的家園。
縣令已經選好。
縣衙各級機構的人員也要提前配置好,提前熟悉、磨合。
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好在長安招募令發出之後,尊龍國玩家應者如雲。
吏部司、勞動司正在加緊稽核應聘者的簡歷,同時啟動在長安城的面試工作,儘快確定各自的崗位。
“要將優秀的人才,優先配置到登頓縣、華金縣以及馬科姆縣。尤其是華金縣跟馬科姆縣,未來將作為跟敵國作戰的前沿,尤為關鍵。”唐景說。
“大人放心!”
負責吏員招聘工作的吏部司主官荀彧,自是讓人放心的。
………
會議結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