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大宋醫相,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範正點頭道:“既然雍王殿下走的是魏王李泰的道路,而且這條路是行得通的。”

趙煦心中一動,手中翻閱資治通鑑,最後停留在唐太宗決定立太子記載。

“太子承乾既獲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許立為太子,岑文字、劉洎亦勸之;長孫無忌固請立晉王治,上謂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懷雲:‘臣今日始得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臣有一子,臣死之日,當為陛下殺之,傳位晉王。’人誰不愛其子,朕見其如此,甚憐之。”

趙煦心中冰涼,李泰當時已經被許立太子,距離成功僅僅有一步之遙。

範正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魏王之路固然防不勝防,然而其卻有致命的缺點,官家繼續看下去便可知魏王李泰為何最後未能登基為帝。

趙煦定下心來,繼續看了下去。

諫議大夫褚遂良曰:“陛下言大失。願審思,勿誤也!安有陛下萬歲後,魏王據天下,肯殺其愛子,傳位晉王者乎!陛下日者既立承乾為太子,復寵魏王,禮秩過於承乾,以成今日之禍。前事不遠,足以為鑑。陛下今立魏王,願先措置晉王,始得安全耳。”上流涕曰:“我不能爾!”

“殺子傳弟!不過是痴人說夢罷了!”趙煦咬牙道。

他乃是帝王,自然知道帝王心思,遠的不說,就拿太祖來說,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曾經對天發誓要善待周恭帝,然而周恭帝卻二十歲駕崩,而且其幾個兒子要麼夭折,要麼下落不明,早已經絕後。

還是仁宗仁義,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就讓柴家旁支繼承其位,降為崇義公,為大宋挽回一點顏面

歷史總是驚人的巧合,太祖趙匡胤也同樣重蹈覆轍,燭光斧影之後,四個兒子三個早亡,燕懿王趙德昭被趙光義訓斥之後,自殺身亡。

趙煦臉色堅毅,他不能失敗,他一旦失去了帝位,非但自己的性命不保,就連一同蹴鞠的一眾皇弟恐怕也難以保全。

“既然呂相公自持君子之道,恪守禮節,勸陛下家和萬事興,那官家何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呂相公勸說雍王殿下家和萬事興。”範正冷笑道。

趙煦聞言,頓時眼睛一亮,計上心頭。

第二日,呂大防如約來為趙煦授課!趙煦正襟危坐,用心聽課,君臣和諧。

課罷,趙煦恭聲道:“呂愛卿所言微言大義,朕受益良多,朕最近讀司馬相公的《資治通鑑》,心中有一惑不解,還請呂愛卿教朕。”

司馬光乃是保守派的精神領袖,其《資治通鑑》更是被保守派奉為至寶,見到趙煦如此推崇《資治通鑑》,呂大防心中大慰道:“官家有何不解,還請道來,微臣定然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趙煦一臉疑惑道:“《資治通鑑》中唐太宗乃是千古一帝,然而為何不立尤嗜學,工飛白,善射,好圖書,博求善本的魏王李泰,偏偏立下晉王李治,以至於遭受武周之禍。”

呂大防聞言,不假思索道:“此問不難,歷代唐史皆有記載,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呂大防忽然霍然一震,驚恐的看著面前的趙煦。

而趙煦則平靜直視呂大防,呂大防頓時冷汗直流,再回想趙煦關於李泰的描述,這哪裡是資治通鑑對李泰的描述,而是民間對雍王趙顥的盛讚。

“呂大人乃是父皇的託孤重臣,難道真的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朕和諸位皇弟皆不存麼?”趙煦幽幽的說道。

呂大防頓時如遭雷擊,呆立良久,對著趙煦鄭重一禮道:“微臣永遠不會辜負先皇重託,官家乃是當今聖上,微臣誓死效忠。”

趙煦扶起呂大防,鄭重許諾道:“呂相公不負朕,朕絕不辜負呂相公。”

呂大防再鄭重一禮,臉色肅穆的離去。

次日朝堂,左相呂大防親自上書,直言雍王趙顥久居汴京,不合禮儀,還請雍王早日去赴任淮南節度使。

一時之間,朝堂皆驚。

太皇太后以雍王盡孝為由,不允。

呂大防再三請奏,太后不悅拂袖而去。

滿朝眾臣見狀,不禁若有所思,對於宮中之事他們也皆有耳聞,他們不知道太皇太后是年老念兒,還是真的有立雍王之心,然而無論哪一條都足以證明太皇太后的確有些老糊塗了。

龍椅之上,趙煦冷眼看著這一幕,當太皇太后離去之後,隨即繼續主持朝堂,一舉一動,盡顯明君之相。

“皇祖母舐犢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野生郡主復仇記

三月廿八

全面攻略

柴刀醬

朕,有病!+番外

南山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