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臣一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宋醫相,將臣一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弱。
趙煦環視眾臣,最後落在蘇轍的身上道:“朕最近在拜讀蘇老學士的《六國論》深有感觸。”
蘇轍心中一顫,蘇家一門三傑,其父蘇洵當年讓他們一人一篇《六國論》其中以蘇洵的文章最為出彩!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如今我大宋拿歲幣賄賂夏遼兩國,豈不是正在走六國之老路。”
蘇只能苦笑的點了點頭,六國論乃是其父的文章,其本意不是寫六國,而寫的正是大宋歲幣的危害,他若是反對豈不是不忠不孝。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趙煦說完,將目光轉向範純仁。
“慶曆年間,大宋每年給遼國送歲幣,遼國趁著宋夏大戰,撕毀澶淵之盟,出兵偷襲大宋;先帝去世之後,大宋主動放棄數城以示誠意,西夏卻依舊不依不饒,還要再割三城。”
面對趙煦凌厲的目光,範純仁羞愧地低下了頭。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趙煦口誦《六國論》,環視群臣反問道:“大宋輸送歲幣數千萬貫,可曾換來和平,拿如此多的錢財來練兵,禮遇天下之才,又豈能受今日之屈辱,然而大宋卻被西夏和遼國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樞密使曹暉嘆息一聲,低頭無語,滿朝眾臣也紛紛羞愧不語。
“既然每年的歲幣不能讓大宋平安,又助長兩國積威,那這歲幣不送也罷!”
“官家三思呀!”趙挺之臉色一變,連忙勸道。
趙煦昂然道:“大宋何不如吸取六國的教訓,中止歲幣,我大宋人乃兩國十倍,財力勝過十倍,禁軍八十萬,並不弱於任何一國,與其日削月割,日趨於亡,不如奮發圖強,振興大宋。”
滿朝百官霍然一震,不可思議地看著眼前陌生的少年帝王,彷彿第一次認識其一般。
高太后身形一顫,顫顫巍巍地指著趙煦道:“逆子,你一意孤行,是要讓葬送大宋江山麼,哀家絕不同意你如此胡來。”
趙煦環視眾臣,擲地有聲道:“朕才是大宋官家,朕才能決定大宋的未來,從今日起,大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範正心中激盪,這正是他和趙煦秘密商議的計劃,唯有用最鐵血誓言,方可喚起朝堂上下的血氣,抵抗遼夏兩國的積威,還有高太后的積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