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部分,兵鋒無形,那年夏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筒靴,準備換上士兵穿的大頭皮靴。
看看腳板,發現冒了不少血泡。
連厚實的白棉襪,都染得斑駁不堪。
跟那些破皮的傷口,粘到一塊。
稍微扯扯,一陣疼痛。
不由得哀嘆,山地行走,其實是赤腳最好。
想當年家裡窮,穿不起鞋子。
在山形、秋田等縣山間狩獵,哪一次不是赤腳奔走?
入伍從軍到中國來,長官們說了。
為了體現大日本帝國對與支那的優越性,官兵一律禁止赤腳行走。
讓他這個從小窮得沒鞋子穿的山民,十分不習慣了一段時間。
其實小鬼子兵,有不少也是像他這樣,窮得沒鞋穿,光著腳丫長大的。
以第八師團這些來自青森、巖手、山形、秋田“東北四縣”的山民尤甚。
現在,成天穿著筒靴、皮靴、蹼鞋,養成另一種習慣了。
別說再赤腳奔跑,就是換上士兵皮鞋,都覺得有損帝**官形象。
“卑鄙”的支那人,狡猾、膽小的兔子般,在山裡頭繞來繞去。
害得他們這些帝國精英,循著痕跡跑了好幾個小時,卻連人影也沒見著。
眼看太陽就要下山了,再不加快速度追一程。
恐怕到天黑了,也追不上。
追擊潰散的支那逃兵,對於第八師團的這些老兵,並不陌生。
只要在天黑之前追上他們,找準了住宿營地。
圍上去一陣猛烈射擊,比狩獵時打兔子還容易得多。
這些支那人是“得勝凱旋”?
那也一樣!原田中尉甚至覺得,一時得手的支那人,更喜歡鬆懈。
敢於將二百多人分成四個小隊,十二個小組,分頭追擊。
憑藉都是第八師團精英這點之外,就是對支那武裝特性的瞭解。
以他親自帶領的這個小隊來說,五十七人皆是山形聯隊,各個中隊數一數二的特等射手。
跟“抗匪”作戰的經驗,都在三年以上。
分作三個小組,一個組快速追擊,一個組搜尋、戒備跟進,一個組正常速度行軍。
這樣,在捕捉到“抗匪”身影之前,整個小隊可以定時、不定時轉換任務角色。
保證體力得到恢復,保持旺盛的鬥志。
一旦快速追擊的那個組,捕捉到“抗匪”身影,立即投入戰鬥。
跟進的那個組,實行包抄、支援。
正常行軍的那個組,則加快速度追上去。
視情況決定,是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