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部分,兵鋒無形,那年夏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只需他們幫著打上一個月小鬼子,之後去留自行決定。
這樣的做法,別說這時候的黨內同志。
恐怕放到穿越前那網路時代,恐怕都要被口水淹死!
敢於跟組織提起,仰仗的正是老李筒子堅持原則,卻富於人間真情這點。
在老李筒子抗戰全面爆發前工作過的地方,即便到了網路時代。
一些老人依舊記得,老李藉著賣燒餅掩護工作,卻將生意所得基本資助了抗屬、遺孤!
不過呢,理解歸理解。
要說老李同志就完全支援這樣的方式,那是不可能的!
對於吳毅捱上柳社就慫恿墊資,聯絡上組織就要求籌資,蹭上楊二又打人家積蓄的主意。
可以說已是在忍無可忍的狀態了,爆發只在時機問題上而已,賒欠膠底的錢還沒著落啊!
“呵,老李啊,資金緊張是沒錯。用在打鬼子上啊,那是最最值當滴!
“嘿嘿,不管你信不信,用不了幾天,你就恨不得把南京國民政府的大小金庫,都搬來任俺花!”
不顧老李還在氣頭上,居然大言不慚,又誇海口!
………【第五十一章 漢奸是極高危職業】………
秋收時節,馬蘭峪人家忙著搶收一年的辛勞收穫。
坑坑窪窪的街道上,無所事事地遊蕩的,基本是那些日偽人員。
興隆境內據說發生了“抗匪”襲擊“皇軍”的事件。
通報也只籠統含糊地說,密切注意轄境內任何蛛絲馬跡,絕不容許抗匪流竄到此活動。
這邊的日偽除了四處晃盪,意圖整出點什麼“嫌疑”,掙點“功勞”。
藉機敲詐勒索錢財,也就是他們的主要目的了。
人高馬大的馬癩驢,仗著替鬼子敲敲鑼、發釋出告的差事,勉強算是個“文員”吧!
這會兒,卻也甩開膀子,昂著頭橫著走。
馬癩驢的真姓名,叫馬攬祿。
他的老爹,還曾是清東陵一名小文官。
人稱馬舉人或舉人老爺,好歹讀了不少聖賢書。
不至於給起個“馬癩驢”這樣的孬名。
馬舉人除了跟大部分舊式文化人一樣,患有好色之疾,並無多大劣跡。
一妻六妾生養了十來個子女,倒也都算出息。
不是到天津高就,就是在北平任職。
本來這個五姨太生的馬攬祿,也可以在北平滋潤生活的。
好好地讀著書,只等畢業了由幾個哥姐幫襯著找份體面工作。
只是渾渾噩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