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部分,兵鋒無形,那年夏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列列車剛剛抵達浦口火車站,立即有一個自稱姓朱的第十八軍少校參謀帶著一個排士兵找到張克俠,然後要求與吳毅密談。
“吳旅長,情況萬分危急!陳長官要求您立即率部返回華北。”到了僻靜處,這位少校參謀先示意手下士兵警戒,開口就是逐客令。
然後拿出一封信,說是陳次長也就是第三戰區前敵指揮陳誠的親筆信。
吳毅拆開信封看看,裡頭只有一張便用箋,短短兩句話:“南北甌江、長江為界,西邊蕪湖、宣城一線。愚兄守土有責,賢弟回防為要,切切!”
與其說是信,不如說是一張急就的便條更準確。
要是缺乏常識者,大概就是“文化人”般哼哼唧唧來個:哼,不知所云!
還好不是“文化人”,吳毅一看就清楚,鬼子久攻之下進展緩慢,惱羞成怒地使用細菌彈,造成國民政府恐慌。
為了阻止疫情擴散、蔓延,秘密劃定甌江以北、長江以南、蕪湖至宣城一線以東這片三角區域為特殊戰區。
催促調集的援軍沿著外圍構築新的防線,既防止鬼子擴大攻勢,又阻止已在其間的部隊和沒來得及疏散的群眾“外逃”。
這樣壯士斷腕般的隔離措施看似極其殘忍,卻是我國積貧積弱情形下的無可奈何之舉,限於小範圍內知情是肯定的。
很可能在赴援前密電聯絡之時,陳次長尚不知情,故而覆電誠懇致謝並表示歡迎。
現在採取這樣的阻攔方式,必是途中無線電沉默無法溝通所致。
陳次長出於好意,不惜洩露國民政府高度機密的防禦計劃,以勸阻自己率部赴援,應該是想到哪怕作為外線預備隊,遭遇疫情也在所難免。
“朱參謀,鬼子使用的細菌彈多嗎?”想清問題結症,吳毅不顧朱參謀神色焦急,問起實地情況。
“咳!吳旅長,您就別問了!陳長官命令卑職帶人守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