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部分,兵鋒無形,那年夏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籍戰士。
攜帶二十個足夠分量的藥包,找到抗聯在鬼子鐵路站點扛大包的秘密聯絡員。
一起設法,將藥包植入自得利寺到熊嶽城鐵路過水涵洞、路基下方。
用作定時器的“火種”,粗略估計是午夜時分起爆。
這與腹黑原定計劃中,趁伐木場小鬼子睡死了再動手,是基本吻合的。
由於情況變化,遼西風暴早了那麼幾個小時爆發。
使得合謀的暴風計劃,有趣地分成了遼西、遼東兩部分。
遼西熾烈的連串爆炸風暴,都驚動關東軍參謀長板垣徵四郎,急調大連、旅順兩地部分兵力、武器增援錦州了,遼東依舊是抗聯第一軍連日來有意弄出的平靜。
促使植田謙吉痛下決心,無條件支援板垣徵四郎的“鐵路被拆毀”,其實是大爆炸!
由於沿線護路日偽緊急出動,瘋狗一樣四處追擊卻一無所獲,便在電報措辭上斟酌了一下,自以為得體地玩了一把委婉。
殊不知,正是他們這樣的所謂“得體委婉”,讓抗聯第一軍撈了個缽滿盆滿。
本來,楊靖宇親率主力五百餘人,隱秘在岫巖靠近大石橋附近的荒溝內,是要奪取此處鬼子守備隊兩門九二步兵炮的。
自1933年起,日偽針對抗聯依託人民群眾飄忽不定這點,瘋狂實行“集家並屯”。
他們將遼東、吉林東部偏僻地帶的村民驅逐到一起,以至少五十戶人家為一屯,稱為“集團部落”,老百姓稱之為“歸大屯”。
日偽逼迫這些“集團部落”的百姓出工出力,築起厚實的堡牆,挖起深深的壕溝,再架起鐵絲網,用以禁錮這些人家。
每個“集團部落”或由偽軍駐守,或由鬼子屯駐。
並逼迫青壯男子組成所謂的“自衛團”,在抗聯或其它抗日武裝試圖進攻時,站到兩三丈高的圍牆上。
名為“站陣”,實為脅迫抗日隊伍、民眾自相殘殺。
而且這些“部落”,均選在交通便利之處。
有所謂的“警備道”、“警備電話”,一處受襲處處來援。
抗日隊伍很難在缺乏攻堅武器的情形下,快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