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兵鋒無形,那年夏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馬勺,不耐煩地喊。
“喲,老王,今兒個加菜唉?”油條慣了的汽車兵們並不在乎,倒是對伙食上心。
“給他們的!”老王手中大勺衝吳毅他們一指,回頭臉上掛著嘲笑,“你們要能甩開軲轆,給額進山去轉悠仨倆天,額也給你們弄好吃的。
所謂好吃的,其實只是一盆醬牛肉、兩盤炒青菜、幾塊烤羊肉,還有饅頭當主食,可見兄弟部隊平常伙食並不好。
把桌上的菜餚一掃而空,沒忘向炊事班的戰友道謝。
“謝啥嘛!吃飽就好。嘿,等你們回來,額再弄好吃的給你們啊……”老王雙手不停地在圍裙上擦著,憨笑著說。
受領任務出來,吳毅抬頭看了看罩住雪線以上山頭的鉛雲,心知這趟任務不簡單。
敵情通報是,有境外敵對勢力趁著冬季大雪封山前的時機,悄悄滲透入境,在隱秘山區進行分裂勢力軍事集訓。
而我調集各單位精幹分隊的目的,就是摸清敵情,進而合圍殲滅。確保不使敵人脫逃漏網,危害社會。
各個小分隊都得到一個三人嚮導組和一個二人聯絡組加強。這兩個小組的成員,皆由長年駐守在當地的兄弟部隊派出。
一個個紫銅色臉龐上的雙眼炯炯有神,彰顯這都是些英雄子弟兵。正是他們的無私奉獻,維護著祖國邊疆的安寧。
廣袤險峻的大山荒無人煙,分隊搜尋充滿艱辛。連續兩晝夜的奔走,吳毅這個分隊來到一處山溝外。
在溝口巨石背後,嚮導組攤開地圖,熟練地指出此山谷各個適宜敵躲藏警戒的位置。
天空早已飄起疏落的雪花,地面上的積雪沒過鞋幫。趴在巨石邊沿朝山溝望去,白茫茫一片,偶爾有黑黝黝的聳立石塊,虛幻人眼感覺那是移動物體。
“一組左側先行,二組右側跟進,輕裝搜尋,多餘的裝備留下。三組帶上大狙,溝底居中警戒搜尋,注意保持可視距離。嚮導組、聯絡組,溝口警戒。”面對這個最有可能與敵前哨接觸的山谷,吳毅簡略地分工。
藉助雪地迷彩,利用突兀的山石,吳毅和搭檔順著山坡隱蔽潛行。萬籟俱寂,撲簌作響滑過耳畔的飄雪聲都清晰可辨,任何一點異響,都等於是給躲在暗處的敵人通風報訊。
這個不足兩公里長的狹小山溝,兩旁可供敵選擇的瞭望點不下幾十處,甚至是那些看似不可能的地點,也可能為敵所用。
前行不到一里地,一聲金屬碰撞的“咚咔”響動,引起吳毅的警覺。悄悄挪動身體,退回稜線後邊,向搭檔做出發現敵情的手勢。壓下熱成像儀,區分掃描。
前方二十多米,一處駝峰狀的巨石下邊,兩個人形蹲伏著。表面看去,那兒積雪並沒有異樣,應該是敵哨早就挖好駐守土窩,上邊實行覆蓋。
搭檔順著稜線一側,緩慢地移動到高於巨石位置,揮手示意可以開火。
吳毅手裡早已上膛的微聲手槍準確無誤地擊中敵頭部,兩個敵人都只繃直了一下身體就歪倒不動。
脫下手套,輕輕觸控敵哨位四周,解除幾個觸碰式煙火報警裝置。掀開油氈一角,兩個斃命敵哨的身旁放置了不少武器、食物,居然還有紅外望遠鏡!
視線內,對面山坡的戰友身影晃過,推進速度無法出聲統一,靠的只能是平時嚴苛訓練達成的默契。
跟上前邊搜尋的搭檔,發現一片光禿禿的斜坡下方,三處敵哨間隔十多米排開。又是精心偽裝覆蓋的那種,根據雪地上一些異樣突起判斷,觸碰式警報裝置不少,甚至可能埋設了地雷防止偷襲。
“丫的,咱就倆人。他們仨還各蹲一個坑,有點難辦……不過……”吳毅想著,發現居中的那個似乎在瞌睡。
搭檔也發現了這一點,舉起的手豎起三個指頭,曲下中指。
靠近的路徑有夠難,不僅平滑的山坡鮮有可靠的著力點,還要應付隨處可能存在的敵設定。只能曲起左腿,儘量申穩右腳,右手前探摸索。四肢配合著挪動,速度出奇地慢,三五十米距離要換平時,幾個起躍也就是了。
伸出凍得針刺感的右手,掐下最後一個警報設定,望了望搭檔。
輕輕拗下弩筒保險,瞄準了摁下扳機。弩箭準確啄進左側位置潛伏哨的後腦,箭毒鹼高效作用明顯,連個打挺的機會都沒給。
搭檔也夠穩準狠,緊接著就揮動微聲手槍,將另兩個悄無聲息地幹掉。
三個蓋坑都有被覆線連線的單機,從一個空線拐和一個放了幾匝的看,敵下一個哨位至少在五百米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