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諸葛安人世家,[綜]五行缺錢,簡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名寫來的書信、端王趙佶、簡王趙似、燕王趙俁、越王趙偲的書信,宰相章惇的書信,向太后的父親光州團練史向經的書信,還有……兄長諸葛正我的書信。
諸葛安人看著這一列排開的信件,才恍惚發現自己真的“紅了”,哲宗病重,推立新君的當口,這麼多人給他寫信,都希望得到他的支援。
如今哲宗無後,新君的人選就在其同父兄弟中,神宗皇帝現存五位皇子,除了有眼疾的申王趙佖,其他四王都給他寫信了,還有朝臣、外戚,甚至家人。
諸葛安人長嘆一聲,再次拆開哲宗的書信。哲宗在信中追憶他們幼時情景,感慨天不假年,若是再給他二十年,不,只需要十年,他就能擊潰大遼,讓西夏、吐蕃、大理臣服,開創遠超太/祖的基業。他們君臣相得,已經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不是嗎?可惜,老天就是見不得人好,他頑疾在身,只得考慮繼任之君,並徵求他的意見。諸葛安人感嘆,果然還是太年輕,他們之間的情誼還沒被時間與空間消磨乾淨,即便他如此功勳赫赫,哲宗皇帝依舊願意相信他。這是他三輩子以來,碰到的第一位仁義君主,讓諸葛安人如何不感念。
諸位皇弟的書信沒有特別,都千方百計想和他拉上關係,讓他為自己說話。再有就是章惇,作為丞相,他對新君也有自己的看法,依禮依律,當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否則當立長弟申王趙佖,他認為端王趙佶柔媚輕浮,難當大位。向經則代表外戚說話,向太后是神宗原配皇后,哲宗無子,備選的皇弟都是她的庶子,作為嫡母,向太后在新君人選上有很大的發言權。“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當立。”這話出自向太后之口,即便是哲宗也不能反駁,神宗究竟說沒說過這樣的話,只有去地底下問他了。向太后擺明車馬支援趙佶,這是端王最大的優勢。
最後,就只剩下諸葛正我的書信了。諸葛安人習慣性曲起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沉思不語。諸葛安人不願再次翻看,每看一次就會傷懷一次。同樣是兄弟,他與諸葛正我的關係,比不上嚴立德和蘇少英,更別說薛遜和薛越。也許是自己不適合做一個弟弟,他太獨、太有主意、心中藏的事情太多。
諸葛正我是個好人,是個天才,他是武林之賢,皇上之友,文林之仙,俠道之師,這樣經天緯地的人物,成了他的兄長,理當是歡欣鼓舞的事情,奈何諸葛安人只是一個梟雄,且今生野望巨大。即便作為嚴立德的上輩子,他收到了眾多追捧,可他依舊不是“忠臣良將”,功勳和忠誠都是他的踏腳石。諸葛安人心中對皇權依舊是蔑視的,可以說隨著轉世越來越久,他對皇權的印象越加淡漠,心中的野心猶如野草瘋長。
諸葛安人反手扣下書信,長嘆一聲,終究還是沒有看,把書信收攏,重新放如暗格木匣。
諸葛安人正在沉思,下屬卻來報:“大帥,追命求見。”
追命?諸葛安人一驚,他怎麼來了?難道大哥……不,不,不,他那麼厲害怎麼可能出事。
諸葛安人飛速讓追命進來,追命一身灰袍,風塵僕僕而來,“小師叔……”
“哎,哎,打住,這兒可沒有小師叔、大師叔,你要是叫我阿安就坐著,要去找你小師叔就慢走不送啊!”諸葛安人連忙打斷,他和諸葛正我早就鬧翻了,根本不讓追命攀關係。
追命苦笑,他早年在江湖上成名,又帶藝拜師,今年三十一歲了,即便如此,他還是像個孩子般天真淳樸,無奈道:“好吧,好吧,阿安。”
追命像跑的氣喘吁吁的老狗一樣,軟癱在椅子上,辜負他“神腿”的外號,苦笑到:“你和世叔的事情可別扯我,我們四兄弟就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
“你都不叫他師父,幹嘛叫我師叔。再說,什麼叫你們四兄弟,無情腿不好,鐵手是個悶葫蘆,冷血太小,我可從來不為難他們。”
“所以就指著我一個人欺負嗎?”追命欲哭無淚,他這是招誰惹誰了?這次傳信世叔還是派他來,不也是“欺負”自己,所以,這兩人不愧是親兄弟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