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諸葛安人世家,[綜]五行缺錢,簡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嘆息,果然!他還能指望這跟木頭什麼?
“我有話對官家說。”諸葛安人輕拍哲宗手背,哲宗打個冷戰,心中升起妄想。
在福寧宮中伺候的人魚貫而出,把空蕩蕩的大殿留給君臣二人。
諸葛安人從懷中取除一疊書信,一字排開,端王、簡王、燕王、越王、章惇、向經、諸葛正我……還有各邊境將軍、封疆大吏。朝廷之中最有權勢威望的人都有書信,或者說,能左右繼任君主人選的人都在這裡的。
“這些人,都是問我官家對後繼之君打算的。”諸葛安人平淡道,把幾位王爺的書信並列放開,把朝臣中支援每位王爺的書信都一一擺在對應的地方。“這是他們的打算。”
哲宗以為自己會很憤怒,向太后問他繼任君主人選的時候,他忍不住出言頂撞,給自己本就不太好的名聲加上了“不敬嫡母”這一條。而今他還活著,卻看到自己的臣子已經迫不及待的擇立新君,以圖從龍之功。事實恰恰相反,哲宗出奇冷靜,也許是諸葛安人的語氣太過平淡,也許是自己早就料到了有這麼一天。
“那你呢?”哲宗問道,“這是朝臣們的打算,那麼你呢?”
“我希望官家永遠是官家,誰都不用考慮。”諸葛安人道。
哲宗突然之間紅了眼眶,‘有一人待我誠摯如此,我這一生總算不那麼可悲’。哲宗心中感念,出口的話卻是:“果然還是傻,你也知道不可能的。”
“那我想皇子繼位,再過二十年,官家膝下皇子長成,再擇賢而立。”諸葛安人鄭重其事的說著,好像現在哲宗膝下已經有皇子一樣,誰不知道宮中只有幾個病歪歪的公主,唯一的男嗣是被貶的劉賢妃所出,已經夭折。
“嗯。”哲宗語帶哭腔道:“到時候你就好好輔佐他。”哲宗知道,若是真有這麼一天,他能有兒子,他的兒子能繼承皇位,那他肯定已經死了,只有死了,他才會放開皇位。
諸葛安人偏頭,微微皺眉道:“這很難。不過您別擔心,我會訓練好接任人選的。”
“你在說什麼?”
“我是將軍,總有馬革裹屍的那一天,恐怕等不到新君……”
“呸呸呸!說你是木頭你還真當自己無知無覺了!口無遮攔,快,快許願,小兒無忌,大風吹去!”哲宗嚇一跳,拉著諸葛安人的手讓他雙手合十,趕緊禱告。
“神仙沒用的。”諸葛安人平靜道。
“你怎麼知道……”哲宗強笑。
“因為您病了啊,我每天和神仙禱告,用我保家衛國、活人無數的功勳,換您健康長壽。您都病了,我再不信神仙了。”
眼淚再也忍不住,哲宗抱著諸葛安人,頭死死埋在他肩膀上,水跡很快侵溼了肩膀上的衣服。哲宗努力鎮定,他是皇帝啊,他不能哭,不能哭……可眼淚還是忍不住。哲宗不敢放聲大哭,只有抖動的身軀和諸葛安人溼潤的肩膀知道這位帝國至尊的傷心。
痛哭過後,哲宗捂著紅腫的雙眼,強行轉移話題道:“你還沒說你看好哪位皇弟呢?”
諸葛安人皺眉,想說自己一個都不看好。最具優勢的是端王,可他那德行……
“不許說誰都不看好,只能在這幾個人中選。”哲宗還是瞭解諸葛安人的,一看他的表情,就先打了預防針。
“不要端王。”諸葛安人掙扎半響,事實說出了這句話。呼……終於說出來了,不必顧忌什麼歷史,他知道自己對哲宗的影響,他說了這樣的話,端王上位的可能性至少小了一半。再也不會有靖康之恥,再可不會有蒙古鐵騎,險些讓漢人絕種。
“為什麼?”哲宗問道,從端王的那一列書信中抽出一張,那是諸葛正我寫的書信,連他的兄長都支援端王。
“為人輕浮柔媚,無傲骨,好逸樂,重文輕武。若是端王登基,邊關難得安寧。”諸葛安人預言道。
“即便你已經打下了燕雲十六州?”哲宗擔心的問道。
“燕雲十六州不是我一個人的,能有今日大治,是您信任我、支援我,而今已有人來試探了。”諸葛安人從端王的那一列書信中扒拉出送到北境的推行青苗法詔書,指出上面曾布的簽押,道:“這是新黨。”又翻出了向經代表向太后一方外戚勢力的書信,“這是舊黨。”結論道,“水火不容的新舊黨人都團結在他周圍,還有外戚相助,這樣的人,不會是沉迷書畫的君子。”
書畫雙絕,沉迷文學,謙謙君子,一直是端王在汴京城中的形象。
哲宗憤怒的指著詔書上代表帝王的大印,道:“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