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三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章 論賦稅,農家狀元郎,成三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拋磚引玉了。”
眾人目光都望了過去,微帶笑意。
這小子,知道給自己先擺個臺階。
李峰無奈搖頭,“說罷,這裡都是自己人,誰還跟你客氣不成?說的不好,自然要罰的。”
葉崇文咂舌,“啊?罰什麼?”
“將國朝稅收抄五遍,”李陽有意緩和氣氛,輕笑著說,“以儆效尤。”
一年時間過去,葉崇文也多少恢復了些精神,雖不如從前那麼活潑,但與人說笑時,也會偶爾附和幾句。
葉崇文摸了下腦袋,略斟酌片刻正色道,“學生淺見,以為無論富國強兵,還是強民濟農,都是為了充實國庫,利導百姓。既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唯有國庫充實,當有百姓所需之處,朝廷才能有的放矢。就如洪澇之災,若是國庫充實,可調安樂繁華之餘財,賑濟貧瘠荒蕪之窮弊,豈非皆大歡喜?”
李陽沒有急著評價,李峰神色淡然,眼神中帶著鼓勵,“還有嗎?”
這些話說來好聽,可細品之下沒什麼實質內容。
葉崇文回道,“沒,沒了。”
“其他人呢?”李峰又問,尤其將目光投向陳平。
但還不待陳平開口,何青選就忍不住駁道:“崇文所言雖有道理,卻如同拆東牆補西牆。若朝中國庫當真能夠全數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則又何來貪官汙吏?如果要物盡其用,則從天子至於臣民,皆須立身清白,但要個個見錢眼不開,很難。”
何家行商之時,尚且需要溝通上下打點四方。
稅收之上的問題,從來只多不少,葉崇文的想法太過理想單純,與現實實在不合。
葉崇文這時也反應了過來,“說得也是。”
李陽追問:“那以你的意思,是不同意增稅?”
何青選回道,“學生的意思是,士農工商,士雖在前,農應為本。當初葉老師也曾說過,糧食大過天,更大過聖人文章!就算是讀書人科舉入仕,不也是為了天下人能夠吃飽飯、穿暖衣嗎?所以增稅對百姓來說,無異於增加負擔。農民一年辛辛苦苦耕種,若遇天氣變化、洪澇乾旱,地不產苗、水不出魚,自己尚且無法立足,如何能夠繳納賦稅?”
葉崇文聽得連連點頭,“就如黃老三丈量土地,若是從中作梗,農民田畝減少不說,稅收也相對增加了。”
李陽微微點頭,讚道:“崇文所言合理,爾之所言合情。若在考場之上,你二人再將詞句潤色一番,稍些委婉,便也足矣了。陳平,你的答案呢?”
現在,就只剩下陳平還在沉默。
前兩人在公在民都說了個盡興,眾人都很好奇,他會從何入手。
陳平點了點頭,回道:“我覺得他們說的都很好,不過學生薄見,以為可以另闢道路。”
“哦?說來聽聽?”李陽很期待。
“學生以為,士農工商之上,農人所獲全看天意,真正掌握整個王朝財富流動的人群,是商人。譬如黃六爺之輩,他們開酒樓、礦場等回報難以想象,又能以財生財。縱然要提稅,也是要以商業稅為主,至於農戶應可適當減免。”
何青選側目,略一沉思,“也不是沒有道理。”
不過李陽出題,本是從丈量土地開始,關注的也是田畝稅。
陳平另闢蹊徑,話題度可就擴寬了。
李峰倒是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但也知道商人的厲害,不禁道:“你這說法倒是新鮮,不過要實施起來,可不容易。”
“不錯。”李陽也開了口,但語氣卻略有幾分沉重。“就如你所言,商人走遍天下,卻也交友滿天下。他們上下打點,一人一商不足為道,萬人萬商卻能動搖一府根基!陳平,商道與農道截然不同,你可知自己的話會得罪多少人?動搖多少人的利益?”
商道與官道從來沒有徹底分割過,得罪商人事小,商道官道一起得罪那就完了。
陳平料到李陽的反應,故反問道。“那以老師所言,該當如何呢?”
“商人增稅不可太明,”李陽微微坐正,思量後道,“不過,若是可以提高增加商業稅繳納的條件,也未為不可。”
這不就是抬高納稅水平線嗎?
果然古今相宜。
“是,老師,”陳平拱手一拜,“學生明白了,往後定然謹言慎行。”
六月中旬,眾人的猜測就成了現實。
土地丈量最初,確有百姓獲利,紛紛稱讚新縣令愛民如子。
然而各村鎮都有官府人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