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章 劍魔方可御殘劍,文娛救世主,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扎那個圖片識別的雛形軟體做出來之後,我看過內測報告,想要在一張照片上識別出人臉來,只有不到10%的成功率。要是想進一步識別這張臉是誰,就更可憐了,準確率1%都不到——而且是在內測時被識別樣本只有人的基礎上。要是選項更多一些,誤讀率就更高了。這份測試報告,你應該在小扎的郵件裡見過吧。”
李瑩輕柔地跟著顧誠的節奏,漸漸有點兒弗拉明戈的意思了。嘴裡說著的,卻是嚴肅得不能再嚴肅的生意話題。
因為是在舞池裡,雙方都怕說話聲音太響洩密,只能貼著耳朵說,這場景實在是很詭異。
顧誠也附耳說道:“看過,這方面我可是專業的,我估計他這套軟體,至少還要半年的時間,才能把‘識別照片上某個區域是不是一張人臉’這個判斷的正確率提高到30%,至於認出這張臉是誰,沒兩年時間想都別想。”
人臉識別技術是用機器學習解決模糊演算法問題的典範,歷史上FAcEbooK對該項技術最早的應用場景,就是讓使用者在分享照片之後,一旦點選照片上的人頭位置,軟體就可以自動識別出這個位置是一個人頭,然後形成一個方框,讓使用者可以往裡面填寫名字。
如此一來,一張有好多人合照的照片,就可以被一個個標註上合影人的名字了。
這項技術再往下發展,某些人被標註得多了,數年後就可以形成“滑鼠點到照片上的某個頭像上,自動跳出這個人是誰”的功能。
再往後,則是人們常見的“智慧手機拍照時自動識別哪裡有人臉、以便自動對焦”乃至支付寶的“刷臉識別”。
那都是第二代、第三代人臉識別技術了,比如dEEpId,起碼再有七八年的技術積累才可能實現。
初代的人臉識別技術,在平行時空的華夏SNS社群領域也有過應用——人人網的個人空間裡,照片也都是可以對著人臉寫名字的。
但那個時空的人人網技術不太紮實,在網站衰落之前也沒做到“機器看多了某張臉之後,下次另一張照片上再標註這個人時就舉一反三自動標示”這種程度(FAcEbooK做到了)。
顧誠知道這些歷史軌跡的大概脈絡,所以並沒有期待扎克伯格能更逆天。
然而現在,沒有被任何存量束縛形成路徑依賴的李瑩,卻告訴他:她對這項技術的早期應用另有妙招。
“我就是這麼給小扎潑冷水的,希望他能認清自己目前做出來的這個東西根本不值錢,別為這點小成就沾沾自喜——”李瑩說到這兒,頓了一頓拖了個長音,似乎在觀察顧誠的反應,“但是,背地裡我卻想到了另外一條路子,一個讓‘還處在殘次品階段的人臉識別演算法也能得到商業化應用’的場景。”
顧誠終於覺得自己提起了點興趣:“乾脆點兒,說。”
李瑩的眼神閃過一絲埋怨,似乎在怪顧誠都不賞賜她,但還是很利落地說:“我覺得,YY網目前之所以用不到這項技術,是因為在米國不存在娛樂圈選秀活動。大家在朋友圈裡人臉識別,就是圖一個認得準,不準就沒有意義。但是在華夏,我聽說你搞了一個娛樂圈的選秀活動,將來還會有更大規模的讓普通粉絲投票支援之類的舉動——我覺得,照片的人臉識別技術,和這個活動結合起來,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顧誠的表情漸漸認真起來。場內的弗拉明戈舞曲已經結束,他也不顧李瑩是否反對,拉著她就回到包廂,關起門來密談:“說說看具體怎麼做。”
李瑩端起酒杯,又給自己倒了一杯喝下,把剩下的想法和盤托出:“很簡單,我覺得你可以推出一個‘人人熱度指數’。比如百度提供的是搜尋引擎服務,就有相應的百度指數,可以看哪個關鍵詞目前最熱、每個關鍵詞搜尋後有多少條搜尋結果。
‘人人熱度指數’,可以在人人網和那些選秀節目結合起來之後,總結出每個候選藝人目前在人人網上的被關注熱度、被搜尋圖片的數量、頻次。乃至最關鍵的——被人在照片頭像上標註名字的次數、以及其頭像當前被識別的估算準確率。
我們可以開誠佈公地坦言:到時候人人網的‘人臉識別演算法’依然是不完善的,識別率很低。但是我們也明說這是一個會‘自我學習、自我進化’的軟體,在網上被爆照爆得張數越多、各種角度臉型資料越充分、被網民標示識別頻次越高的人,就越容易被識別對。
如此一來,人臉識別演算法哪怕認錯人,使用者也不會怪我們公司,而是會認為因為自己爆照不夠多、被網民標示頻次不夠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