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章 過家家似的少年紅領軍,一切從棋魂開始,王道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峨眉山上,轉眼間三年過去,山上的革命小隊伍人數在三年間已增長到一百三十多人,第一批的12個學生中已有一半出師。
這一日,峨眉山下,紅領軍第二隊大隊長韓如是率領著門下學弟學妹們下山而去。
卻見這山路上,一位長髮緊束,編成馬尾狀的英姿少女,上身穿一身奇異的勁裝白色緊身服,有袖,有紐扣,卻是類似於現代的衣著,她下半身穿的粗布縫成的耐用衣褲,類似於現代的牛仔褲,白色上衣衣領處脖子上繫著一條鮮紅的紅領巾,左臂臂膀上縫有一塊布,上面還縫出了三打短紅槓,這正是紅領軍大隊長的標識,名為臂章。
而最惹人眼的還是這位女大隊長裡手裡一杆丈二長許的精鐵剛槍,槍頭還有一束紅纓,正是精鐵紅纓槍,槍身極重,怕是有近百斤上下,但拿在這少女手中卻彷彿輕如鵝毛。
韓如是走在最前,手持長槍,昂首挺胸,一雙美眸電射一般環顧四周,她身後五米遠,一個大隊25人,排成五列,五小隊,每小隊五人,又有五個小隊長與韓如是一般模樣,同樣是手持剛槍,只是槍身是卻是木製。
排成方方正正的隊型,每一步一起一伏,都如現代軍人齊步走一般,整齊劃一。
儼然一副少年軍隊模樣,用外人的話說,有正統兵家氣息。
再看年紀,除了韓如是剛剛十六外,這些小兵年紀都在13到15歲中間。
就這樣,韓如是帶著一個大隊的少年紅領軍,像是巡視地盤一般,在峨眉山下的村莊,小鎮,古寺,道觀等地全都要過一遍。
三年時間過去,峨眉山下的村民們都知道這峨眉山上出現了一位奇人,收養了一群孩子,每日訓練調教,兩年前開始,開始每隔一週七天就會有這樣的小隊伍下山巡視,初始時,這些平民百姓們也頗為驚奇甚至有些畏懼,深知這樣聚眾整軍之事,形同謀逆,都不敢說話,後來有投機者,跑到峨眉山附近的官府縣衙舉報。
好傢伙,這可真是驚動了峨眉山縣城的清兵老爺了,還以為是大西王殘軍的又死灰復燃了,又要生起義謀反之事了,結果那峨眉山縣城的縣令急忙上書上官樂山府知府,求來援軍,一共五百府兵加上縣城三百縣城綠營兵,外稱兩千大軍,急急忙忙的跑來峨眉山腳下,要剿滅叛匪。
那縣老爺派來的縣尉一番探查下,才知道了這個小隊伍的來歷,原來是一群毛孩子組成的小隊伍,被山上一個異人收養的孤兒乞兒,每日下山巡視著,並宣揚峨眉山是他們的地界。
這小隊伍的也有正名,名為紅領軍,總共也就一百多號人,年紀最大的才不過十三四歲,彷彿兒戲一般。
初時縣尉知道了也有些哭笑不得,這哪裡是什麼謀反嘛,就是一個奇人聚攏些孩子兵佔山為匪而已,而且這自稱是紅領軍的毛孩子軍,一沒有下山槍劫財物,二沒有建制稱王,三也沒有公然說起義謀反。簡直就是過家家一般。
但不管是兒戲也好,過家家也罷,縣尉還是很高興的,這,就是戰功嘛!上山殺散了他們,再殺些無知愚民的腦袋,湊些人頭,到時就稱剿匪成功,少不得自己的戰功,還能升官發財呢。
於是,探查了三天後,那縣尉就派了先頭兩百綠營縣兵加一百精銳的綠營府兵,上了峨眉山,要滅了這紅領軍。
哪知道,這三百官兵上山後,直直折騰了小半月,一個紅領軍也沒殺掉,反倒是被這紅領軍小隊的孩子們,用些木製的弓箭,彈弓,石頭偷襲,打的鼻輕眼腫,一群官兵虎吼著要衝上去,卻見了鬼似的看見這些孩子們,像成了精的猴子們一般,似妖似鬼一般爬上樹,踩著樹枝,星散而去。
那縣尉也是有本事的人,也知道江湖上的神功,輕功,待手下報知這事後,又親眼目睹了一次這紅領軍們爬樹星散而去的模樣後,就知道,這些紅領軍背後的那個奇人確定非一般人,那樣高明的輕功,居然每個孩子都有,當真是不可思議。
之後又折騰了兩天,縣尉嘆息一聲,下了峨眉山,他知道在這樣險峻的山上,和一群輕功如此高明的紅領軍們戰鬥是絕對不會贏的,也是這些紅領軍的人都是孩子,那背後之人也沒有殺戮之心,不然,八百官兵全上了山,也沒有幾個能活著下來的。
當然,若能派數萬官兵攻打,不惜代價下,應該沒問題的,但是,這又怎麼可能呢?為了一百多個毛孩子組成的匪軍?所以這事情只好不了了之了。
之後縣尉帶著那些官兵們下了山,又盤恆了數日,一來二去間,一事無成,剿匪沒剿成,那盤恆的幾日,卻是禍害了一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