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章 正位與元首,一切從棋魂開始,王道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兩天這兩人已經察覺不對了,只是他們心中對當年揚州之事確實心中不甘,即使發覺不對勁了,一方面是忌憚於自己的未知影響人心的手段,另一方面也還是下意識的想聽聽自己怎麼說,怎麼辦,怎麼做……若說的有道理,有前途,有搞頭,自然是聽命於下,俯首稱臣,真正的收穫兩個屬下,若是說不出個道理來,怕是要刀劍加身了。”

“這壓力有點大啊,這裡畢竟是蜀山世界,不是尋常普通的歷史世界。”

“不過,也是這樣,才夠刺激,有搞頭。”

“呵呵?造反?我這可不是造反,我這是革命啊,學老祖宗,還有太祖前輩的經驗在身,若還不能忽悠你們兩個清初土著,我還不如回現實裝逼畫漫畫寫呢。”

以上種種念頭,在心頭瞬閃而過,聽聽王修開始說話了。

“為什麼要說這個錯呢?那時因為我們接下來要談的大事,不是造反!是革命!”

“革命?”周琅聽著這詞,不知怎麼的心中一驚,一旁的李寧似有同感,李英瓊一雙靈慧之眼更是炯炯有神。

“不錯,所謂名不正言不順,蠻清無道,我等是華夏漢家子民,是為了反抗無道,是為了拿回我們自家的大好山河,怎能說是造反?什麼是造反?那些草頭王,野心家,企圖當皇帝的叛亂,那才叫造反,我們這是革命!”

“什麼是革命?!革天之命!蠻清為胡人苗裔,一時得享天命,入主中原,顯然這是錯的,這是老天錯了,我等就要革了這命,鼎革了這蠻清!”

“是極,好極,這是革命。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公子說的沒錯,我等這是革命,不是造反!是革命!”周琅連聲急呼,臉色通紅。

“有理有理,公子說的有理,是我錯了,我們要談的不是造反的事,而是革命的事。”

周琅與李寧對視一眼,革命這一詞一出,立時撓到了他們癢處,他們當然知道什麼是革命。

李寧文化不低,能在江上吟出‘那堪故國回首月明中!如此江山……’這樣的話的人,顯然不是什麼沒文化的大老粗。

而周琅能在村鎮中當蒙學老夫子,沒有秀才以上的功底是無法服眾教學的。

所以他們都知道革命這一詞,輕易的接受了這個正名。

革命,很多人以為這是近代民國時才有的詞,但不是。

革命,革天之命。

《周易·革卦·彖傳》:“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革命是件很古老的事情,自古即有傳。

夏末無道,商湯革命!

商末無道,武王伐紂!

清末無道,共產革命!

王修說要革命,那就真的要革命,哪怕這裡是蜀山世界,有天仙,有靈空仙界……那又如何?管他鳥事,穿清不造反,還算個屁的穿越者?更別說,這是革命,不是造*******不是請客吃飯,也不是嘴炮興國,革命是有理有據,有思想,有前路的。

王修不才,自認雖沒有***的大氣魄大智慧,卻有***所沒有的大力量與大見識,在這個有真仙,天仙在世的蜀山世界要革命,聽起來似乎很難,但認真操作起來,有前輩經驗在,是有搞頭的。

首先要學習前輩偉人們的經驗,做好兩點。

一,做好思想工作,開啟民智。

二,咱要有個地盤,哦,不對,文雅的說,要有個革命根據地。

這第一步,就從忽悠,不,給眼前這三人做思想工作開始。

“恩,很好,那麼,我再說第二個錯處。”

王修正色的看向周琅,指著眼前石制方桌道:

“第二個錯處,就是這方桌。”

“公子,此話怎講?”

“這方桌本沒有錯,但這方桌有了東南西北四方,有了地位尊卑之分,東為首,南北次之,西再次之,這不就是地位階級嗎。”

“革命之事,不需要地位階級,我等都是華夏漢家子民,人人平等,華夏之始,源於夏朝,夏王時,與群臣,諸侯共治天下,沒有尊卑之分,直至夏王無道,方有商王起於微末,鼎革出商,此後,商王無道,才有周王出,周王后,天下七分,諸侯林立,乃有春秋戰國,之後暴秦統一中原,功在千秋,卻有暴政,隨有漢王出,渾一天下。”

“自此後,革命之事,演化為鼎革之事,不斷重複,之後又異變成了造反稱皇,享受富貴,之後隋唐之後,方有宋明,宋時被元蒙所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魔主之君臨

參江

我為劍者

徐徐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