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印度洋,是大明的!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印度洋,是大明的!,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的命中率都不高。
因此。
大明海軍這邊,是“快炮”論佔據了上風——年輕的大明海軍軍官們認為,追求擊沉動輒數千噸的鐵甲艦,這是不現實的,而且現在的鐵甲艦裝甲厚度擺在這裡,想要擊穿裝甲,就要裝備大口徑的火炮,這就帶來另外一個火炮射速的問題。
綜上,大明海軍內部認為,鐵甲艦時代的海戰,不應以追求擊沉為目標。
而是以高爆炸藥,轟擊敵甲板和上層建築,會傷敵軍人員和船艦上的武器,以達到讓敵艦失去戰鬥力的目標即可。
基於這樣的理念。
大明海軍才有“鎮”級戰列艦,“洪”級裝甲巡洋艦,“威”級護衛艦三級艦搭配的艦隊產生。
甚至。
一些比較激進的海軍軍官認為。
鎮級戰列艦還是太過於昂貴且笨重。
不如在威級護衛艦的基礎上,開發一款航速快、有合適裝甲、裝備大量小口徑快炮、成本低廉的新式主力艦。
不過由於這個想法過於激進。
海軍參謀總部並未採納。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爭議。
所以海軍方面的造艦計劃就很保守了。
主力的“八八艦隊”,只是建了四個。
至於威級護衛艦,倒是建了不少——畢竟威級艦便宜。
大明帝國雖然國力鼎盛。
但是海軍確實是非常耗錢的兵種。
尤其是在這個海軍戰艦處在技術變化非常劇烈的時代。
貿然投入大量資源製造的鐵甲艦,很有可能在幾年之後就過時了,成了海上廢鐵
比之大明帝國的保守。
英國海軍這邊就顯得大刀闊斧不少。
畢竟,對英國而言,海權意味著生命。
普斯茅斯的造船廠已經同時在開建好幾艘“勇士”級的戰列艦。
“英國人計劃用二十艘“勇士”級戰列艦,搭配一些巡洋艦和驅逐艦來控制印度洋,不過他們很快就會清楚,他們的勇士級,只是海上的活棺材而已!”
南洋艦隊參謀長陳化成大聲說道。
皇太子朱宜鏨見南洋艦隊的兩位軍事主官都是如此信心滿滿,他也點了點頭,隨後沉聲說道:“北美大戰在即,我等需在大戰之前,徹底將英國人的勢力趕出印度洋!”(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