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一章、人民不感謝皇帝,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新大陸,幾乎每一名集體農莊的人們,在這裡生存一年過後,都差不多會變成和徐阿菊一樣的人。

這裡的生活,物質很豐富,但也很危險。

財富,是需要豁得出去的人才能得到的。

徐福貴的性命,就永遠的留在了新大陸。

此時李忠義請來的一名明軍軍官正在給李家兄弟指導如何使用槍械。

“新大陸這裡,馬是很重要的,你們如果不會騎馬的話可很吃虧。而且這裡也不缺糧,不過這地方就是危險,這些財富可都是豁出命來換的。”

這名軍官操著蘇北口音,名為梁有剩。

他是從在遼東之戰的時候入伍,因功當了個排長。

據他自己所說。

他本來家家戶戶是吃漕運這碗飯的。

百萬漕工之一。

雖然說不甚富裕吧。

但總是要比徐福貴這樣的佃戶家庭好的多了,至少溫飽是不愁的。

日子還算過得去。

只可惜啊。

這樣的日子隨著朱皇帝的到來畫上了句號。

大明朝海軍強大,各種大型的海運船型往來南北。

載重量大,成本低,而且也沒什麼安全上的憂慮。速度還快。

因此海運很快就取代了漕運,成為了南北之間的主要貨運方式。

大量來自婆羅洲、爪哇島、紅河三角洲的稻米透過大海船抵達天津港,再透過鐵路運輸到中原各地的主要城市,在南方米的衝擊下。

現在中原各地的地盤上已經沒多少種糧食的了——種糧虧本啊。

各種經濟作物佔據了中原的耕地。

而在這種情況下。

百萬漕工自然也就失業了——運河的貨運功能被取代了,只剩下規模小得多的客運功能,畢竟比起顛簸的大海,走運河乘船往來南北,安全性和舒適性上都比海上好一些。

失業的漕工們都去哪兒了呢?

除了像是梁有剩這樣運氣好,算是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戰對了位置的之外。

還有一部分則是很倒黴的給大清朝殉葬了。

而其中大部分。

則是成為了前往東北、新大陸的莊戶。

梁有剩也選擇隨軍前來金山,因為在這裡,軍戶可以額外分到至少一百畝的軍祿田——這些田地是在新大陸的,不是在漢地,漢地的軍祿田也不會被取消,而且和莊戶田不一樣,是完全屬於私人的。

不過同樣的。

他付出的代價是,在明軍之中服役二十年的時間。

“還有17年17年的時間啊!”梁有剩苦笑道,“到那時候都是個小老頭了,也不知道有沒有命活到那時候去。”

自己不會也在金山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待上十七年吧?

李家兄弟互相看了看。

他們也不確定。

本來以為這是個好地方,但現在看來似乎,財富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得到的。

早知道就留在四川,三兄弟把老頭子的地分了算了。

雖然分了地之後就算不得大戶了,但也比在這地方送了命強啊。

“你可以隨時退役!”

這時候,來巡視的明軍營長張進聽到梁有剩在發牢騷便搭話道:“只要把土地交出來就行了。”

梁有剩聞言嬉笑道:“那我還是老老實實忠皇上二十年吧。營長,我要是死了,你可得幫我照顧一下老婆孩子。”

“你老婆我肯定會照顧好的,至於你兒子你要是死了就是大明英烈,英烈遺孤是可以去少年軍校讀書的,衣食住行皇上全包了,畢業後還直接就是軍官,你儘管放心。”

“那不行,我兒子要去讀書,去考秀才。”

“呸,還秀才?”張進唾了一口,“你這榆木腦袋能生出個秀才來?”

“哈哈哈”

周圍的明軍軍官和士兵們一起鬨笑了起來。

梁有剩臉色一紅,期期艾艾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這事和你們說不清楚”

營地內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就在此時。

有一名軍官問道:“營長,咱們都出來一天了,怎麼都沒發現什麼動靜啊,你說那些白夷能被勾出來麼?”

“誰知道呢?不管這些了,來了就殺了,不來不來他們這個冬天可不好過,這些人人數有好幾百,如果沒有糧食的話,冬天估計要死一半!我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野生郡主復仇記

三月廿八

全面攻略

柴刀醬

朕,有病!+番外

南山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