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朱皇帝發火了,後果很嚴重。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四章、朱皇帝發火了,後果很嚴重。,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場的大明眾臣們都面面相覷。
不知道皇帝老子為什麼突然就話鋒一轉,把話題倒引到了欠稅的問題上。
朱道樺見到臺下諸臣有人臉上露出拉幾分惶恐之色。
心裡不由得冷哼一聲。
他又不是長在深宮內的皇帝。
他可是開國大帝。
當然清楚就憑藉一些底層讀書人的力量是製造不起來從四川蔓延到中原、西南諸省的大亂子的!
這背後肯定是那些地方上的儒生官僚們的挑撥放任。
他們要借四川之事,攻擊新學。
而且時機抓的很準。
就在大明朝要用人之時,而皇帝老子寄予希望的那些新式大學的學生才剛剛畢業,還不堪用的時候。
朱皇帝雖然心急要用新人,但是也知道拔苗助長的危害。
因此第一批的新式大學生都被安排在了基層,也不只是官場,還有一些工廠、大明皇家財團也塞了一些。
但所有人都知道。
這批人雖然現在官位不高,但卻是真正的“天子門生”。
未來肯定是要大用的。
只要皇帝堅持這個方向。
那未來新學盛,儒學衰的趨勢就不可避免。
因此
這一次四川之事。
可以看作是不甘心的舊文人們的一次反撲。
一次試探!
也不是一下就要取締新學,而是採用的是小步走的模式,這一次如成功讓皇帝退讓了,那下一次要的可就更多了!
這些舊文人就可以一點點把科舉的考試內容的權力奪走。
這朱皇帝如何能忍。
他別的都能忍。
唯獨這個,肯定是忍不下去的。
科舉考什麼。
這可是關係到國家的發展前途的問題。
若是被這些舊文人得逞了,他這個開國皇帝的權威還往哪兒擺?
朱道樺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雙眸如劍掃視群臣。
在這裡許多大臣都是第一次看到天天掛著笑容的朱皇帝發怒的。
頓時嚇得後背一涼。
終於想起來眼前的帝王的身份
他可是權威超越了明太祖的新大明的光復皇帝!
是一位開國大帝。
他的虎威,不是輕易可以觸怒的
不少文臣都不由得有些心虛的低下頭。
“怎麼?諸卿家家裡面的田地的田稅難道也有積欠注緩嗎?”
此言一出。
頓時讓大殿內的空氣更加冰冷起來。
豪戶積欠田稅其實是古已有之的事情。
所謂注緩,就是註明緩繳減收的意思。
本來這個制度是為了照顧田產微薄的小民或是災民的。
可以緩交田稅,度過收成不好的災年。
過些年遇到朝廷皇家有什麼喜事,要做些德政的話,那這些積欠的田稅就可以免掉了。
不過朝廷的政策是好的,下面的人又又又把經念歪了。
自雍正年之後。
“注緩”就完全成為了豪戶的特權。
豪戶田產千萬,但卻可以透過“注緩”減收之名規避田賦,其缺額又被轉嫁到只擁有微薄田地的自耕農身上。
所謂的“官紳一體納糧”很快就成為了傳說中的東西,只不過是給了大清朝廷手裡多了一些可以拿捏地方豪戶的刀。
而大明覆興之後。
許多地方都沒有進行什麼徹底的改革,舊制度保留了很大一部分。
因為大明並沒有在地方上殺個人頭滾滾,所以徹底的改革肯定是不存在的。
要變革就只能透過改革舊制度的辦法建立新制度。
但是要改革,就必然會觸怒舊的既得利益者。
而且現在雖然大明朝廷用秀才為官取代了原來的吏員階級。
但各省的官員數量也比清朝的時候增加了十幾倍。
基層不可能實行異地為官的策略了。
所以各地本地官員其實還是出自豪戶大族。
在沒有觸及根本的革命的情況下,地方上還是豪戶佔有大量土地,這種局面比之前清其實沒有多大的變化。
這種情況朱皇帝是知道的。
不過在打仗的時候,朱皇帝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等周圍的大仗打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