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不要鬧大了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二章、不要鬧大了,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前清的官兒的人也不少,但兩人現在都熄了做官的心思,隱居老家安心寫書立著了。
這次不少本地文人要找他們一起投書抨擊新學,兩人也不為所動。
不過兩人畢竟還有不少學生也受到了這次“考綱大改”事件的影響,要說不在意自然是假的。
“今上雖沒怎麼向內動過刀子,但是若是鬧得狠了,刀子一動,口子一開,那可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李調元嘆了一口氣說道。
“能有什麼辦法,今上雄才大略,短短數年就有了天下,武功之盛,遠超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北邊疆域抵達極北之地,南邊將南洋諸島都收入囊中,國土之大,元朝也無法相比,武力之強,巨唐也是不如,如此之主,豈可受區區儒生士子脅迫,去中都請願抗議,不出意外尚好,若是出了意外那就是以卵擊石啊。”張問陶搖頭說道。
“另外現在四川士子的要求也過於激進,攻擊禮學斷不可信!只可攻擊西學,弘揚中學。”
“不過這科舉的考綱儒學的內容太少了,若是能增加一點儒學的內容,分數上傾斜一番,也不是不可以。”李調元道,“船山兄,你看這次朝廷會退讓一點嗎?”
張問陶想了想,搖頭說道:“怕是難。”
李調元聞言,也只好嘆了一口氣。
“看來你我也要去一趟中都才好。”
各地的大儒大明朝廷當然也是儘可能的招攬,弘儒院的大學士的位置還有好幾個呢。
朱皇帝倒也沒有說特別排斥儒學。
只是他並沒有把儒學當成是用來治理國家的手段,治國理政需要的還是經世濟用之才。
至於儒學,在朱皇帝看來還是適合作為一種哲學學說存在。
建立弘儒院,把各地大儒門招進來,相當於建立一個儒家學說學術研究院。
也好讓這些大儒們有個去處。
李調元和張問掏兩名蜀地名人,自然也得到了大明朝廷的招募,只是兩人卻遲遲沒動身。
這次在四川計程車子們都鬧起來了。
若是川人上頭沒人,皇帝老子一動粗
後果不堪設想啊。
一般的鬧一鬧倒是沒什麼。
就怕鬧大了。
不但這次四川人考不了科舉。
就怕以後四川人都在大明朝廷內不受待見
所以鬧是可以鬧,但要鬧得有理有據有節。
不能惹得皇帝老子動刀動槍才行。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