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大清的好學生不列顛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六章、大清的好學生不列顛,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清帝國西域省總督閣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印度殖民地總督府總督理查德韋爾斯利的特使沃克斯伍德代表總督先生向您致以最崇高的問候。”
聽到這洋鬼子嘰裡咕嚕說了一大堆,通事也文縐縐翻譯了出來之後。
勒保微微點了點頭,說道:“伍德先生,我們可能要離開西域了,明廷的平西藩領兵兩萬而來,和明廷的平西藩作戰沒有任何意義。”
伍德點了點頭,說道:“我能明白總督閣下的顧慮,不過總督閣下現在尚有兵力三萬,人口五十萬有餘,何必急匆匆就要退走呢?大明帝國未必會把精力放在西域省這邊。”
勒保聞言連連擺手:“不不不,我們不能留在西域,自古以來,中原王朝都會試圖控制西域,這關係到中原王朝的自身安全,漢如此,唐也是如此。所以明廷騰出手來,肯定會試圖徹底掌控這一片區域的,我們不能等明朝出兵再走,到時候恐怕就走不了多少人了。”
伍德聞言皺了皺眉頭。
從不列顛的利益來看,他當然是希望勒保能不顧一切的在西域這裡懷大明朝的事。
但勒保的西域總督府又不是後世簽了無數條約,幾乎完全都把主權交換出去的大清政府
沃克斯伍德也不是東交民巷的大英總領事阿禮扎。
所以他是不可能控制勒保要做什麼的。
勒保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來進行決策太正常了。
“總督閣下準備去哪裡?”伍德問道。
勒保聞言皺起了眉頭。
他手頭這三萬兵,其實中亞的幾個綠教汗國都不夠他打的。
但問題在於,都距離大明太近了,再加上大明朝有個平西藩,要是在中亞為家,那恐怕隨時可能有滅國之危了。
但除了中亞能去哪裡?
往北?
往北是沙俄,雖然勒保也不怎麼害怕沙俄,因為他麾下的八旗兵都經過了明清之站的洗禮,比沙俄的射擊軍更清楚轟擊炮時代的戰爭要怎麼打。
往西,往北,似乎都不行。
那就只能往南了。
但是南方的勢力卻不好打。
首先要面臨的是一個新興的綠教汗國:杜蘭尼王朝。
也就是後世阿富汗的前身了。
這個王朝正處在國力鼎盛期。
不太好欺負。
其實不列顛人也好幾次想要叩開這個綠教國家的國門,卻屢次無功而返。
歷史上發生的第一次英阿戰爭(不列顛和阿富汗之間的戰爭),發生的時間和第一次鴉片戰爭差不多。
不列顛人到五十年後才大舉入侵阿富汗,可見這個地方確實不是太好欺負。
“我欲在南方取得一塊農耕之地,以活五十萬旗民。”
勒保說道。
他手下漢人就有一半,還有十幾萬不太會放牧的滿人,剩下十幾萬蒙古人雖然能放牧,但是放牧怕是養不活這麼多人的。
伍德眼珠子一轉,說道:“閣下何不取印度河流域為家?”
“印度河流域?”
勒保腦海中浮現印度的地圖。
這印度河不在後世的印度,而是在巴基斯坦。
現在這一塊區域分佈著好幾個國家。
錫克人的聯盟,卡拉特王朝,塔爾普爾王朝,以及莫臥兒帝國的大部分領土都在印度河流域兩岸。
這裡也確實是一片農耕樂土,在南亞次大陸是足以和橫河流域媲美的農耕之地,在後世的人口密度一點都不亞於恆河流域。
“要去打莫臥兒帝國?”
勒保眉頭緊鎖。
“不,要先借道阿富汗!”
“如果他們不借呢?”
“總督先生,您麾下的大軍難道是擺設嗎?”
勒保看了看這洋鬼子,明白過來了。
這洋鬼子希望自己拉著幾十萬人去印度,怕是打的是和自己聯手對付大明的印度諸侯聯軍的盤算。
不過印度河流域確實是好地方啊。
而且現在勒保也是睜開眼看世界的大清重臣了,他知道不列顛人雖然在印度洋上吃了癟,但是放在全世界也是有數的大國,和這樣一個大國聯盟,對大清來說也是可以引為強援。
另外那孫士毅當年是乾隆爺的重臣,和福康安有舊,和自己也共事過。
他恐怕會念及當年的香火情,不會對大清朝趕盡殺絕!
更何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