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教育和宣傳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一章、教育和宣傳,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圓明園勤政殿,御前會議室。
這個會議還真的有些特殊。
因為要討論的事情不是內政,不是外交,不是軍事。
而是
宣傳!
是的。
一場在後世人們看來,充值著“種族優越論”、“軍國主義”的“反動會議”。
“如今我大明算是天下一統了,但現在的時代不是咱們華夏一家關起門來就能過太平日子的時候了,天下群雄紛爭,乃是放大了的戰國亂世,風帆艦、蒸汽輪船、鐵路等將整個世界空前的連線成為了一體,如今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美洲數千萬土著的頭皮可都在盯著我們呢!”
朱皇帝大聲說道。
“我大明如今雖武力強大,但這只是因為有朕這個開國大帝在,我敢保證,朕百年之後,這大明朝必然會趨向於保守,崇文抑武,失去了開拓之精神!”
“若在以前,如此也未嘗不可,但現在可不行,現在這是大爭之世,全國上下都要擰成一股繩,大明必須要保持強悍的武力,捍衛華夏之文明!”
“朕常常在想,國恆以弱滅,獨漢以強亡,何也?”
“只因秦漢乃軍國之制,軍人地位很高,人人不懼戰,人人聞戰則喜!”
“如今西洋諸國何嘗不是如此?西洋列強,無不將軍隊神聖化,將軍人英雄化。其社會地位高於文職官員,甚至歐洲諸國的國王、太子、親王等貴族,都以軍服為榮,其國之儲君,都需接受軍事教育,入軍中服役,歐洲之貴族男子,都以入讀軍校為第一選擇!”
“反觀我大明,如今天下才剛剛太平,今年的陸海軍軍官學校,從社會上招募到多少人?大多都只能從軍中選拔青年才俊入學!而社會上的才俊都為做秀才,考功名為容,這民間社會又有“好男不單兵好鐵不打訂”的諺語,若放任此等情況不管,幾十年之後,我大明怕又是一個大而不強的奧斯曼土耳其。”
御座上。
朱皇帝侃侃而談。
談話的內容主要集中在軍人地位上。
現在的大明朝雖然武功強盛。
但幾百年來民間傳統的影響豈能一朝一夕就能改變。
對於大明王朝的年輕才俊來說。
入伍當兵,其實是一條並不怎麼受到歡迎的前途。
今年六月份。
大明朝舉辦了第一場“大學招生考試”。
主要是從秀才、各地中學的畢業生之中招募大學學生。
但道樺大學這邊,工程學院,政治學院,醫學院等,都是競爭極大。
畢竟道樺大學掛著朱皇帝的名字。
天子門生啊!
所以報考人數極多。
就算考不上道樺大學的。
也有不少人選擇去在中都、南都的一些地方政府、民間舉辦的新式大學入學的。
其實這些新式大學這麼有吸引力也很簡單。
因為大明朝的科舉考試的內容越來越和新式大學的學習內容接軌。
也就是說。
要當這大明朝的官兒。
光會四書五經寫八股是沒有用的。
最好要去這種新式大學學習一番,才有把握。
但同樣的,從各地秀才和中學畢業生裡面招生的大明陸海軍大學。
海軍學院和陸軍學院在民間的招募名額都沒招滿。
應試者寥寥。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讀書做官,豈能去當個武夫?
這種思想依舊是大明朝士大夫裡面的主流。
沒辦法,陸海軍軍官學院只能從軍中招募立下功勞,粗通文墨的年輕士兵入學。
而像是普魯士這樣的國家,在過段時間都能搞義務兵役制了。
其實大明朝實現了大部分地區的“秀才為官,官府下鄉”的取代了地方宗族的管理之後。
理論上,也達到了能夠實行義務兵役制的第一個先決條件。
但是這義務兵役制需要的是百姓能配合,最好能主動參軍。
如果不主動。
拿繩子去困也是可以的——所以這就需要官府下鄉嘛。
不像是有些二十世紀的政權。
連抓壯丁這事兒都辦不好。
真他孃的廢。
而且捆綁來計程車兵作戰積極性肯定是不高的。
上了戰場肯定是會有大量逃兵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