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這是真正的自由市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五章、這是真正的自由市,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十五章、這是真正的自由市
“大公者,天下為公也!”
報攤上一名身穿南洋這裡最常見的短袖短打衣留著山羊鬍的中年男子抬起頭來笑道。
看到兩人頭上包的和印度阿三一樣,微微一笑。
“兩位是從內地來的吧?”
韋森特大驚:“你是怎麼知道的?”
“自一個月前明王擊敗大清蘭芳團練衙門和婆羅洲諸國聯軍,釋出了蘭芳建省公告後,南洋華人就基本剪去了辮子,或是蓄髮挽起髮髻,或是乾脆剃個短髮圖個涼快。”
“像是你們這樣,把頭頂包得嚴嚴實實的,除了從內地而來的,還真的不多見了。”
南洋這裡蓄頭髮實在是有些遭罪。
好在明王府除了要求麾下子民剪辮子,倒也沒有非要要求大家夥兒冠發。
所以許多華人貪圖涼快,直接就留個方便的短寸頭——這個流行風倒是從明軍那裡刮出來的。
朱道樺在要求麾下明軍剪去辮子的同時,也沒有讓他們蓄髮,目的是為了在戰場上頭部破損後縫合、巴扎方便。
畢竟是關係到性命的東西。
倒是文官這邊規矩比較多。
比如說最近《大公報》就報道,明王府諸司官員圍繞著是否復古蓄髮展開了辯論。
目前蓄髮論佔了上風——清剃髮易服,明覆漢家衣冠,這是政治正確,連明王都沒有公開對此事發表意見。
總的來說。
在明王統治下的馬六甲諸島和籌備中的蘭芳省。
是否蓄髮並不是什麼性命攸關的話題。
壓抑了數百年的民眾之間的輿論。
倒是頭一回出現了一些清新的空氣。
甚至都出現了《大公報》這樣敢於就明王府政策公開議論的報紙。
臉上帶著苦色,似乎在時刻警惕著什麼的華人們的面孔,臉上居然也開始出現了別的一些表情了。
“天下為公?誰說的?”
劉光亮問道。
“明王說的。”
山羊鬍朝著明王府的方向拱拱手說道。
“呵呵,明王是何等人物,你一個賣報的知道人家說什麼呢?”
韋森特冷笑一聲說道。
雖然這逆明反賊要推翻大清朝,想要讓他無處為奴(韋森特又恢復旗籍了),但是逆明偽王這等人物,不說是和當今萬歲爺一個級別吧,至少也要比福康安高好幾級。
一個賣報的草民能知道這等天上的人物說什麼?
“怎麼不知道,這【大公報】、【日月報】天天都報道明王在說什麼。你看這一期,說的是【神州文明優越論】,這一期,寫的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你看這”
賣報的翻出過去的好幾期報紙說道。
“你們可不知道,這些明王說的話,不但在這巴淡島、西婆羅洲大有人買,連安南、暹羅、緬甸,甚至遠在北方的日本國、朝鮮國都有人買,一買就是一大摞,把全部期數都買下來的!”
韋森特和劉光亮面面相覷。
兩人翻開了一陣。
卻沒能看出什麼所以然——都是用白話行文的,一看就不如朝廷的舉人進士們這麼有文化。
不過既然剛這麼多國家的人都來買了。
那買上個幾期也不錯。
“賣報的,伱看看那幾期賣的比較火的,給我那幾份。”
韋森特看了看這【大公報】、【日月報】,上面記錄了不少近期的大事,甚至還在一個版面上看到有商家的廣告。
這些東西也許可以作為“逆明情報”,往上一送,大小都是個功勞。
“好嘞!”
山羊鬍熟練的選出了幾份報紙。
“二位,一共80銅錢。”
山羊鬍說的銅錢是明銅元,大清的銅錢在這裡是不被承認的。
劉光亮掏出幾張10銅元面值的紙幣,隨後問道:“賣報的,你知道進財行的鋪面在那裡嗎?”
“知道知道,這個進財行這段時間倒是挺有名的,他們居然可以從內地出生絲,在這之前都是十三行的買賣”
可不是麼。
這進財行背後老闆本來就是十三行總商伍敦元。
雖然說逆明沒有說不讓十三行來巴淡島行商,但是十三行後面畢竟是北京城的八旗王公們。
這十三行的行商,都是這些王公的買辦而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