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殖民印度的開端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七章、殖民印度的開端,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世世代代都做貴人?
真的有這種好事,還能輪得到自己?
怕是這明王麾下的那些功臣們就自己上了。
見到孫士毅面露疑惑和懷疑之色。
朱道樺笑了笑。
他當然清楚要去印度當貴人不容易。
因為現在幾乎整個南印度和孟加拉地區都在剛英國人的統治之下。
根據從印度方向傳來的情報來看,在大明取得了東南亞的統治之後,英國人往印度方向進行了增兵。
但是他們在印度駐紮的總兵力也就七千餘人。
兩個步兵團的龍蝦兵而已。
但是英國人的統治手段非常高明。
他們在印度採取的策略是武裝一部分印度買辦來統治和瓦解印度人的反抗。
包括馬拉塔聯盟、莫臥兒帝國等印度本土勢力,事實上長期以來和他們作戰的都是英國人在印度招募的僱傭軍。
其中包括了廓爾喀騎兵、旁遮普騎兵、錫克騎兵、孟加拉輕騎兵、孟加拉步兵等等。
這一部分的兵力大明這邊暫時也無法得到確切的數字。
粗略估計總兵力可能超過了三萬。
也就是說。
英國其實是利用印度人征服了印度的。
在另外一個沒有大明的時空,英國人真正駐紮在印度的陸軍軍隊從來就沒有超過九千人。
甚至最初英國人殖民印度的關鍵戰役普拉西戰役的時候。
英軍總兵力只有2900人。
其中2000人是印度土著僱傭軍,只有900名龍蝦兵。
最終英國正是憑藉這2900的軍隊,打贏了普拉西戰役,開啟了殖民印度的過程。
而英國也是靠著對印度買辦階級的拉攏和利用,利用印度當地的僱傭兵最終完成了對印度的征服!
而現在如果要把孫士毅手下的浙江團練拉到印度去當貴人,那首先就要讓他們至少要比英國人手下的印度僱傭軍更能打才行——這其實也並不算難,因為印度人打仗的手藝向來都不是太好、
而真正的關鍵在於如何讓他們在印度立足,並且打贏和英國人之間的戰爭,奪取印度的統治權!
要知道。
大明的主要戰略方向肯定不是印度。
因為大明得到印度根本沒什麼用,大明需要的是那些能夠容納大量人口的地盤,來緩解國內的人口爆炸的壓力。
而印度現在是一個人口稠密程度絲毫不亞於江南的地方。
拿下來又費勁,要說把這印度人都殺絕了也不可能。
更何況。
印度人民是多好的人民啊。
基本上誰騎在頭上都能作威作福還不用擔心他們之中出個李自成黃巢什麼的。
連戴英這麼不做人的惡棍,都捨不得剝印度人的頭皮。
這麼多心態平和的人形韭菜,誰捨得殺啊。
而且現在對於大明而言。
持續高速增長的工業化程序,迫使大明朝廷不得不動用武力來開拓市場。
現在在世界上最好的商品傾銷地就是印度了。
一方面是人口足夠多,另外一方面是經過了幾千年的積累,那些印度土邦的豪貴們手裡的貴金屬儲量究竟有多少絕對是一個世界之謎。
而印度的沿海海岸線和大部分掌握在英國的手裡、。
如果英國對大明關閉印度市場,那這兩年起飛的廣東棉紡織業將會遭遇寒冬。
這些棉紡織業吸納的大量工人,支撐起來的一系列的產業鏈都要面臨崩潰的局面。
勃勃生機的大明工業化程序也要為之一挫。
所以
掌握從馬六甲海峽到印度的航道安全,同時還要在南亞次大陸上有一塊穩固的地盤,讓英國無法封鎖印度市場,讓大明的商品可以沒有障礙的進入印度市場。
“陛下所言的富貴從何處取得?”
孫士毅問道。
“從印度!”
朱道樺拉開身後的南亞次大陸的地圖。
“印度的橫河流域,其人口之稠密,財富之密集,堪比江南!若是爾等在此處世世代代為公侯,豈不是有世世代代的富貴?”
朱道樺笑道。
孫士毅苦笑著搖頭,你說你這麼大個明王,說什麼糊塗話呢。
誰不知道印度富裕啊。
但是你要去印度當公爺、侯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