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天國府兵斗大清綠旗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章、天國府兵斗大清綠旗,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幽燕之地。
雄偉的北都城牆矗立在燕山腳下。
這裡是農業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交匯點,這裡是元明清三朝的核心之地。
農耕和遊牧的板塊在此處交匯。
誠懇的說。
清廷在處理遊牧民族的問題上的手腕是要比前明更高的。
在前明,這裡是國界線。
而在清朝,這裡是滿蒙貴族一起愉快的剝削漢地的前沿。
以漢地之財,養滿蒙八旗、草原王公。
草原上層透過共享財富來收買。
對付下層則是廣建黃廟,信仰了黃教的蒙古人自然也就很難恢復當年成吉思汗的勇士那般的勇武。
另外清廷還強迫蒙古壯丁出家當喇嘛,出家了自然就不能和蒙古姑娘牽手,不牽手就生不出娃。
生娃少了。
蒙古的總人口就少了。
總人口少了,一方面上面的蒙古王公們不用擔心人多了資源不夠分,牧民們活不下去了也和漢地的農民一樣造反,萬一弄出個鐵木真來誰受得了啊。
另外一方面草原部族的整體實力也下降了。
也就很難威脅到清朝的統治了。
可以說。
清朝對於蒙古、漢地的統治,幾乎是在吸取了歷朝歷代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的集大成者。
歷史課本上說的“封建君主專制的巔峰”可不是無的放矢的。
不過現在。
這個歷代封建君主制帝國的集大成者面臨的敵人,已經不再是傳統的農民起義軍,而是一個半工業化的帝國。
紫禁城內。
大清朝的乾隆爺以八十一歲的高齡依舊堅持工作,堅持不退休,勢要站好大清朝的最後一班崗。
皇阿瑪身體好像越來越不好了。
怎麼就不知道休息一下呢?
真是讓人著急啊。
站在一旁伺候的十五阿哥永琰心中想道。
“不錯!福康安這一次幹得不錯,教匪孤軍入河南府,看來河南要有大戰了!”
正聚精會神的看著從河南傳來的戰報的乾隆瘦削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綠旗軍之前和太平軍進行了幾番試探性的戰鬥。
從戰報上來看。
倒是取得了不少的戰果。
已經殲敵七八千了。
就算是打個折扣。
怕也有七八百吧?
“皇阿瑪,河南的大戰將起,盛京那邊,逆明的騾子兵都已經出現在了蓋州了。”十五阿哥道,“這逆明難道是要趁咱們和教匪大戰的時候出兵,南北兩路夾擊京師?”
乾隆聞言搖了搖頭,說道:“逆明在遼東的舉動是想要吸引朕派遣大軍出關入遼作戰,逆明有海軍之利,補給要比我軍方便,戰於遼東,對逆明有利。”
“難道就任由他們在盛京屯墾?”
“沒有個年,盛京的逆明軍屯能起到什麼作用?現在是一以動不如一靜,逆明在盛京的挑釁目的都是想要分我之心而已,現在的關鍵是先打敗教匪,這樣才能集中精力對付逆明!”
乾隆站起來說道。
“英吉利、俄羅斯、阿斯巴尼亞(西班牙)的使者到了哪裡了?”乾隆問道。
“回皇阿瑪,昨天有快馬來報,他們已經沿運河到了兗州,不過他們竟提出去曲阜拜見衍聖公,山東方面不敢做主,等著朝廷下決斷呢。”
乾隆微微皺眉:“他們去見衍聖公做什麼,讓他們一路北上就是。我聽說這幾國都在逆明哪裡設了使館了?”
“回皇阿瑪,英吉利和阿斯巴尼亞聽說要和逆明開戰了,他們這次在逆明那邊的談判失敗,如今北上,應該是尋求和我大清合作來了。”
“合作”
乾隆皺著眉頭。
若不是南方的大明,他是真的不想讓這些來自歐羅巴的洋人進來的。
這些洋人的器物、思想。
容易把大清朝的漢人帶壞。
不可不防。
但是現在這天下都有一大半是大清朝管不到了。
而且如果不引進洋人的技術,這大清朝恐怕沒幾年就要被南方給徹底擊敗了。
和西洋諸國交往這件事哪怕是一杯毒藥。
現在乾隆也必須要喝下去了。
在被這一杯毒藥毒死之前。
乾隆一方面要擊敗太平天國,另外一方面也要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