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包衣們,努力!,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朱道樺領兵趕來的時候。

楊遇春的第十七旅承受了極為巨大的壓力。

連續三天,清軍都發動了高強度的進攻。

一波一波的攻勢下,讓第十七旅的彈藥消耗已經快見底了。

甚至在第三天的攻勢中,第十七旅到現在也是一炮未發,這讓清軍更加能組織起兵力的優勢來衝擊明軍的防線。

清軍依託著沙包車連成線的戰線。

源源不斷的投入步卒作戰。

套路還是用南方綠營兵做炮灰,先消耗一輪明軍的火炮和火槍之後,再投入甘陝綠營衝鋒上去打手榴彈和肉搏戰,然後包衣軍的炮隊趁機將臼炮車推上去轟擊。

在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下。

清軍可以說完全掌握了戰場的主攻優勢了。

一輪一輪的兵力投入進去。

在清軍的沙包牆到明軍陣地之間這短短的兩三百步的距離,已經變成了血肉磨坊。

這一片的地面已變成了殘紅色。

瀰漫著一陣陣腥臭味。

然而,即使已經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對面的明軍陣地依然是穩若泰山。

哪怕,對面的明軍在第三天就沒有再有那恐怖的開花炮彈發射了。

然而面對明軍的防線,他們就是突破不了。

在火槍、手榴彈的配合下。

就在明軍的陣線前,清軍已經至少死亡了三千多人了,受傷的人數更是高大七千多人。

然而守了三天的五千明軍士卒鬥志卻不見減少。

他們甚至可以等到清軍計程車兵接近二十多步的時候,先甩出一輪手榴彈,然後再極近距離上齊射一輪火槍。

就這一下,就能把清軍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軍陣打亂,然後再端著刺刀就從戰壕上衝了上來,排列成密集的橫陣,用刺刀就能打出極為恐怖的交換比。

這樣的結果讓在高處時刻注意戰況的乾隆臉色越來越難看。

他本來以為,就憑藉著那火槍加上刺刀的長度,不就是一柄短矛麼,算不得什麼。愛閱app閱讀完整內容

但是明軍使用的戰術卻完全發揮出來了這種武器的威力——事實上,燧發槍加上刺刀的組合,算得上是一次人類步兵武器的大一統。

在這種組合出現之前,步兵基礎的兵種通常是需要火槍橫陣加上長矛橫陣兩種兵器的組合。

而在火槍出現之前。

那步兵兵器更是繁雜。

刀盾兵,長矛兵,弓箭手。

同時為了對付披甲的敵人,還要有裝備破甲武器的步兵隊,比如說鐵錘、破甲錐等。

然而,當燧發槍加上刺刀的組合出現之後。

以上所有的冷兵器就基本被取代了。

步兵打仗的基本元素無非是遠端投射和近身肉搏。

之前這兩種形態需要的是不同的兵種負責,諸兵種互相配合。

但是現在,燧發槍的優勢遠超弓箭——倒不是說弓箭的威力不如燧發槍,至少從射速上來說,一名優秀弓箭手的攻擊速度是要遠超過一名熟練的火槍手的。

但是弓箭手難得,火槍手易得。

好弓難製造,而火槍卻完全可以實現標準化、流水線化的生產。

基於這一點,弓箭手軍隊的人數無法進行迅速擴張,而火槍手可以。

在破甲威力上。

哪怕你身穿再昂貴的盔甲。

近距離被火槍轟擊一槍,哪怕盔甲沒有被射穿,這巨大的衝擊力也能暫時報銷一名鋼鐵罐子步兵的戰鬥力了。

近戰肉搏上。

雖然火槍加上刺刀的組合不如長矛那麼長,也無法裝備藤牌之類的防具。

但是近距離的火槍轟擊足以轟碎任何步兵陣型,打亂地方陣型之後,那對於排列成密集的橫陣的燧發槍刺刀兵而言,有陣打無陣,簡直是拿捏。

“日後,我大清也要大練火槍兵,以後的步卒,就是裝備了燧發槍、刺刀、手榴彈的天下了,以後的戰陣,就火槍兵、炮兵、騎兵這三種包打天下了。”

乾隆呢喃著說道。

不得不說。

乾隆看的很準。

在火槍兵面前。

那些什麼長矛手、藤牌手,還有那些扛著關東大砍刀,身上穿著兩層棉甲的八旗健銳營甲兵。

根本就發揮不到什麼作用。

能和對方步卒對抗的,也只能是同樣裝備了火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野生郡主復仇記

三月廿八

全面攻略

柴刀醬

朕,有病!+番外

南山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