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入江寧,祭孝陵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章、入江寧,祭孝陵,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準備的大明版的《江寧條約》都是一些什麼內容呢?
說起來其實也就主要是兩點。
第一、長江南岸的綠營、八旗兵,清廷必須無條件放下武器投降,大明可以在這些綠營、八旗兵以自願為原則,在不持有武器的前提下,將他們送回江北。
第二、清廷要下達旨意,命令浙江團練、湖北團練、四川團練、雲南團練和土司兵、貴州團練和土司兵全部放下武器,這五省之地全屬大明。
也就是這大清朝想要順利罷兵言和,就必須要交給大明一個完整的江南。
不得有任何破壞行為。
這樣的條件。
在劉墉和紀曉嵐見到朱道樺之後。
就被擺放在了他們的面前。
談判是不存在的。
劉墉和紀曉嵐來到南昌只是拜見了朱道樺,就帶著《江寧條約》的副本返回了揚州。
獻給了乾隆。
乾隆其實也沒有多少轉圜餘地。
人家城下之盟都送上了。
而且沒有要求給歲幣,也沒有要求向南稱臣什麼的。
面子上過得去。
那幾個省也保不住。
交給朱道樺一個完整的江寧府交換幾萬旗人的性命。
算起來也不算虧。
於是乎
雙方都接受了這平等得不像話的《江寧條約》。
乾隆的旨意送到江寧、鎮江、江陰、武昌等地。
隨後。
這幾個城的八旗守軍,放下了武器後,赤手空拳返回了江北。
至此,明清之間的第二次戰役宣告結束。
雙方各自收縮回來,整理內部,積蓄力量,準備下一次的大戰。
“朝廷下旨,讓我們投降但是這如何能投降啊。”
“是啊是啊,看看這明朝給的條件,我等如何能投降?”
“遣散軍隊就算了,還要將撈到手錢財也吐出來,田地也要削五成!”
“孫大人,咱們要怎麼辦,您拿個主意啊?團練遣散就遣散了,這錢財、土地可不能被拿掉太多啊。”
“是啊是啊,我家上上下下可是有好幾百口人呢”
杭州。
浙江巡撫衙門。
浙江巡撫兼浙江團練總兵官孫士毅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
這江西一戰。
大清可真的是輸麻了。
甘陝綠營和包衣軍被全殲。
明軍又以切斷漕運和幾萬旗人的性命相要挾,讓大清放棄了江寧、武昌這樣的重鎮。
現在又下了命令,讓各省團練“好自為之”。
其實就是投降的意思。
但是投降就投降吧。
反正無論頭頂上的皇帝是誰,大家現在都是一地土皇帝。
想來這大明的明王,也不會說就一言不合就要把大家的一切都收走。
法不責眾啊。
而且還是一群手握刀把子的團練頭頭。
然而事情卻完全出乎了他們這些團練頭子的預料之外。
大明確實允許他們投降。
但是條件相當苛刻。
要遣散軍隊,還要收錢,收地。
而且還發出警告。
老老實實的投降的,可以保留五成的土地。
但如果是敢鬧起來頑抗的。
身死誅滅。
這些團練頭子也知道。
自己手底下的團練兵欺負欺負老百姓還行。
要是去和明軍對打。
那怎麼死都不知道。
現在這浙江的團練頭子們就聚集在杭州的浙江巡撫衙門,要孫士毅拿個主意。
孫士毅能拿什麼注意啊。
他自己也是個團練頭子——現在算是軍閥了。
手底下有八千用家族子弟為軍官、佃農和長工為兵的團練軍。
也沒有裝備火槍。
只是裝備了長槍、弓箭、刀盾等冷兵器,以及幾門土製的小口徑火炮。
就這樣的裝備和訓練程度。
連綠營都打不贏。
想要說佔一地為王,和明軍打擂臺。
那真的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打又打不贏。
直接投了吧。
又不甘心。
能怎麼辦呢?
孫士毅只好說道:“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