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皇帝VS天王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六章、皇帝VS天王,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近衛軍團軍旗。
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
十里之外都能看到飄揚在軍寨上空的三面大旗。
率領太平軍前鋒抵達了前線的通州侯冉天元舉著望遠鏡在檢視大明天子的近衛兵團的防禦陣地。
近衛兵團依託著南館陶鎮構築了工事。
最外圍一共是三道鐵絲網,挖了壕溝,壕溝後面的鎮子裡面還用一道矮牆阻擋,看不清鎮子裡面的情況。
但就是這三道鐵絲網、壕溝、鎮牆組成的防禦陣地,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才能打的下來。
冉天元深吸一口氣。
他當然知道現在太平天國的情況。
如果大軍現在返回關中,那恐怕諸侯之間的矛盾就因關中的貧瘠而爆發,互相之間爭奪地盤和財富的鬥爭將會無比的尖銳。
相反。
現在天國有兩個強敵,才讓諸侯們暫時一致對外,現在這一戰不管打輸了打贏了。
天王劉之協都藉此整合了諸侯大軍,這一戰打下來,天王在天國的權力就能更進一步了吧?
當然了。
前提是這一戰能夠打贏。
打輸了。
連做平西王的機會都不知道有沒有。
想到這裡。
冉天元壓下心中的那隱約不安,對身邊的傳令兵道:“傳令各部深挖營寨,繼續監視明軍動向。”
他扭頭看向在大雪紛飛之中的三面旗幟。
明天下午。
天王的主力就會到來了
夜色降臨。
南館陶鎮上的百姓都已經在戰前逃離。
大部分都向南逃到了大明控制的州府。
畢竟自明清之戰以來。
明軍秋毫無犯的王師人設算是立住了。
清軍那邊,幾乎沒戰都必有劫掠,太平軍這邊就不用說了。
只要破城,必然裹挾所有百姓,將所有財貨都集中起來。
唯有明軍,到現在三年多了,沒有傳出過任何“不良記錄”。
當然了。
在遼東驅趕旗人農莊這種事情是傳不出來的。
畢竟現在中華大地銷量最大的報紙都是大明朝控制下的媒體。
這輿論控制能力堪比後世米帝。
此時在徐州府,大明朝廷建立了大量的難民營。
等著戰爭結束,就會在華北各地建立起集體農莊,或者是移民到遼東、遼北。
此時在明軍駐紮的南館陶鎮中軍大帳內,鯨魚油製造的蠟燭點亮了起來,將中軍大帳照得燈火通明。
“太平天國的主力南下了,冉天元的前鋒三萬餘人已經抵達,另外劉之協的中軍也度過了漳水,正在向東南方向移動,最多明天下午就能抵達。”
“劉之協把全部的精銳都調了過來了,老本全部都拿出來,這可真的是孤注一擲啊。”陶必銓道、
朱道樺微笑道:“孤注一擲好啊,這就方便聚而殲之了,只要打贏了這一戰,就可以北上攻略燕雲了。”
聚而殲之。
這是最理想的情況了。
但正所謂萬事難全。
現實之中想要達到最理想情況的難度是很大的。
所以這一戰如果能留下太平天國六成的府兵,就算是空前輝煌的勝利了。
“這個劉之協擊中了十幾倍的兵力同我決戰,數量優勢是大的驚人,但是他的軍隊和朕的近衛軍團戰力差距極大,所以此戰的關鍵不是怎麼贏,而是要怎麼儘可能的而贏得多,最好把劉之協給打死,然後讓關中的齊林去做平西王”
朱道樺說道。
“皇上,劉之協肯定也清楚他的軍隊和我近衛兵團的巨大差距,他既然來了,就肯定不會按部就班的打,肯定會有一些陰謀。”陶必銓說道。
“陰謀?比如呢。”
“比如夜襲!”陶必銓說道,“若是堂堂之戰,他們的火力太薄弱,拼不過我們,白天出擊損失太大,所以一定會選擇夜攻。”
“夜戰就夜戰吧!傳令,大軍原地休息,我們就在這裡等著劉天王的大軍到來!”
劉天王的大軍來了。
幾十萬大軍蒙著頭南下。
走了好幾天終於在南館陶鎮以東十里的狗吠嶺下駐紮。
剛剛停下腳步沒多久。
劉之協有馬不停蹄的去各營視察,又是封官許願,又是許諾此戰之後給麾下將士分中原之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