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近衛騎兵,衝鋒!
Mr木木木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章、近衛騎兵,衝鋒!,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Mr木木木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明軍與清軍戰于山海關,戰於正定府的同一時間。
在南館陶鎮以東的戰場上。
已有兩千名明軍步兵,排列出了一道密集的散兵線,彷彿紅色的浪潮一樣洶湧而來。
劉之協目光凝重的盯著前方的明軍。
以少打多,主動出擊。
明軍的信心可見一斑。
此時。
他身邊的冉天元說道:“天王,明軍過來了,咱們把各部的火槍兵都集中起來,再派左翼的馬隊去衝他們一下!”
太平軍這邊並沒有對明軍的陣型感到驚訝。
因為他們都知道了明軍裝備的線膛槍的射程,也知道明軍現在不太打排隊槍斃了。
冉天元在歷史上是白蓮教大起義之中最能打的起義軍降臨,歷史上明亮、勒保、額勒登保都在他手底下吃了大虧。
用現在的話來說。
這冉天元屬於是野路子出身的天才類名將,只可惜生不逢時。
“他們的胸甲騎兵安擺在了左路,明軍的右路相對空虛,咱們可以先讓左翼出擊。”
劉之協舉著望遠鏡看去。
果然。
明軍的右邊並沒有馬隊護衛,只剩下了幾千步兵,看起來就很空虛。
也許現在出擊明軍右路能有不小的贏面。
不過現在朱皇帝有“當世名將”的頭銜。
堪稱當代韓信,每戰必勝,每城必克。
所以劉之協認為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明軍把右邊擺得這麼空,定然有詐。
他皺著眉頭思索片刻,說道:“還是先在左路和他們打打看,派一個火槍隊,再拉三十們大炮上去,我看他們的胸甲兵就這麼點人,也沒有大炮,說不定能重創他們的胸甲兵。”
戰場正面。
明軍陸軍少將,香山伯王大用正在指揮近衛兵團的輕步兵前軍兩千人以散兵陣向前推進。
這位香山伯沒怎麼單獨指揮過什麼戰事,但他的身份卻並不簡單,在歐五年先後在法蘭西和普魯士的軍事學院進修,在下去帶兵之前,是大明陸海軍軍官學院的籌備官,負責撰寫、編撰、籌建大明的陸海軍軍官學院。
在趙四高升陸軍部尚書之後。
王大用又接過了陸軍第一旅旅長的位置,屁股還沒怎麼坐熱,又升任近衛兵團總兵。
他一路上上擔任的可都是要職。
可見朱皇帝對這位名不見經傳,很是低調的明軍近衛兵團的總兵有多麼信任了。
此戰若能領近衛兵團大勝。
他就能因功封侯,軍銜也可以挪一挪,成為明軍少數幾名中將之一了。
對面的太平軍也是一陣騷動。
八千多名手持燧發槍的太平軍火槍兵排出了兩道整齊的橫隊壓了上來,迎著近衛兵團的前線火槍兵而來。
負責指揮這一波進攻的則是一名在歷史上小有名氣的將領羅思舉。
羅思舉盯著前方的明軍,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太平軍還是第一次和明軍打這樣的堂堂之陣。
他身邊的八千火槍兵都是老營兵,都是敢頂著清軍的火炮和火槍,抵近到距敵十五步才開槍,然後直接發起肉搏衝鋒的狠人。
而對面的明軍雖然是朱皇帝的近衛,但這一次,他們沒有壕溝,沒有鐵絲網,人數又忒少。
如何能擋得住自己八千精銳?
想到這裡的時候。
雙方的距離已經靠近到了三百步。
大概就是後世五百米左右的距離。
一里之遠。
明軍就突然停止了前進,然後放平了槍口。
這麼遠就開槍?!
羅思舉楞了一下。
隨後就看到前方兩千多支火槍突然爆出了火光和煙霧,下一刻。
噗噗噗!
子彈從血肉之間穿過,鮮血飆射的聲音此起彼伏。
慘叫聲隨之響起,前排不少太平軍火槍兵頓時身體一歪就倒在了地上。
血腥味和硝煙味瀰漫。
羅思舉眉頭緊鎖。
他知道明軍的火槍打得準,打得遠。
但打得這麼準,打這麼遠,他還是萬萬沒想到的。
三百步。
是太平天國麾下的火槍兵無人如何都夠不著的。
羅思舉想到這裡,立刻下令,讓人把火炮拉上來,擺在前沿,要用火炮來和明軍的火槍手對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