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送別1
浣水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0章 送別1,貴女臨門:暴君的偽善皇后,浣水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明是很小的事,吳氏、朱氏都讓她做主。本文由 。。 首發
洛儷行事處處不出頭,楊家率先開粥棚,洛、梁兩家在楊家開了第四天也辦了粥棚;楊家給返鄉的災民一人五百紋錢,洛儷也發五百文醢。
楊家在這此次開設粥棚中賺足了風光。
洛儷在靜默地做自己的事,比如開設藥茶、涼茶棚,甚至還將藥茶方子拿出來與楊家共享。
素綣道:“素繾說,今日有些災民領了返鄉買乾糧的錢,沒走到四五里,就被身強力壯的災民給強行搶奪。”
她是否給皇帝建議:派錦衣衛襄助當地官兵沿途護送災民返鄉,並定下一個章程,若有路中搶劫,橫行者,一律充軍北疆。他們既然有精力欺負弱小就用來打敵人。
想到盧淮安前世奉旨剿匪殺掉的幾萬人,那裡面大多是身強力壯者,既是如此,倒不如給他們一方舞臺,說不得還能避免一場浩劫,也給應天府、皇城一帶的商人、百姓一個安寧日子。
翌日,洛儷在御書房,將自己的想法與皇帝說了緹。
皇帝負手而行,問道:“沐愛卿,你以為洛愛卿諫言如何?”
沐子軒揖手答道:“會解決難題的人不及會避免難題的人。洛侍讀此言合情合理,現下瞧著有些勞師動眾,可卻避免了未來留下的癮患。一旦有強壯災民留在應天府、皇城,無土地耕種,又無生計,必要落草為賊。由錦衣衛會同沿途官兵一路護送,一旦發現有橫行欺善者,充軍北疆還能打仗。微臣以為,此計可行!”
皇帝點了點頭,洛儷是女兒家,想得比他們遠。
從近來來屢屢發生的田莊民變,聯想到一小部分災民許是從中吃到甜頭,會以搶劫為生,雖然這可能不大,但其間卻不乏有這種鋌而走險,心存僥倖的人,與其將來朝廷要花大部分心力剿匪,不如搶先一步將這些帶頭鬧事、不安分守己的災民發配邊疆,讓他們去鎮守北疆,若是遇敵偷襲,還能建功立業。
次日,皇帝與從臣商議此事,楊丞相自是大力讚賞,竇國舅陰沉著臉,還想著借災民回鄉大做文章,再次被皇帝給攻破。
皇帝下令令聶志強派了東衛得力錦衣衛五百名協同當地官差護送西北災民返鄉,並下了通告,再有災民搶奪弱小百姓的財物,一經發現,充軍北疆。
東衛錦衣衛在領命之後出發。
朝廷通告則是兩日後才緩慢向各地發出。
於是乎,不到幾日,從皇城到應天府,就被錦衣衛抓了不下八百名強壯漢子,二話不說,直接用繩套繩之法給綁起,只等選了日子,送到皇城校場苦訓三月後再送往北疆。
楊丞相以為這法子是皇帝想的,對皇帝大肆誇讚。
皇帝聽得樂滋滋地:儷妹妹雖是女兒家,提出的諫言合情合理。
楊丞相的讚賞,聶志強大受鼓勵,更是傳書心腹,讓他們多抓不安分的災民送往北疆。北疆正是用人之際,缺的就是這種身強力壯能打仗的。這十幾年,北疆雁鳴關外的匈奴人一直不大安分,每年三至十月,時不時侵擾邊城一帶的百姓,搶婦女,奪米糧、燒房舍,殺人,什麼事都能幹出來。
竇太后執政,一味退讓,只想著平衡朝堂,對外患也無力應對。若非北疆有鎮北大將軍一家鎮守,成北疆門神,只怕匈奴人早就過境禍害大趙百姓。
東衛得皇帝器重。
東衛指揮使聶志強是保皇派楊丞相的女婿,因著這個緣故,楊丞相翁婿二人自認站在皇帝這邊。
西衛有個盧淮安。
盧淮安原就是不服輸的,見東衛連連抓了不少人,這些人裡頭有帶頭燒田莊的,有帶頭搶糧的,甚至還有的殺過人。這樣的人送到北疆能打仗。纏了皇帝大半日,終於得到皇帝應允,允他另帶五百名錦衣衛去西北。
盧淮安出門,一路上又將一些惹事的、打人的,甚至是打自家娘子的男人都給抓起來。
東衛、西衛像在玩鬧,又似在比賽看誰抓的人多,不到半月,兩邊就抓了三萬餘名災民,從甘省、秦省到應天府都有,得了當地百姓揭發,說某林某山上有幾十個災民,全都是年輕力壯的,盧淮安也一併給抓回,另有不安分的當地百姓也給校場練兵。
兩衛一抓人後,從皇城到西北的路上,災民們安分守己,就算是有強壯婦人搶奪,照樣被抓了送到校場,當成北疆的廚娘、浣娘送去。
女人們見撒潑鬧騰的都抓,一個個收斂不小,不敢再鬧,乖乖地跟著返鄉的人群重返故里。
洛儷給不願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